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首贷。

与大企业相比,小微企业缺乏参考信息,抵质押产品不足,导致单个企业审计成本高,风险难以覆盖。银行突破首笔贷款客户是主客观并存的。

7月1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督评价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评估办法》),发布了《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指标表》。其中,“小微企业首贷服务”被纳入考核范围。这也是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鼓励银行大幅度增加小微企业信贷、首付贷款和不还贷款”的具体措施。

“首笔贷款客户”是指首次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客户。银行在向客户发放首笔贷款前,通过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询该客户无银行业金融机构系统贷款征信记录。

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信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小微企业约3000万户,个体工商户约7300万户,而从银行获得贷款约1800万户,仅占17.5%。这意味着,中国80%以上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没有从银行体系获得贷款。第一笔贷款后可以建立信用档案,获得第二笔贷款的概率可以提高到75%以上。突破“零信用”需要金融机构积极探索,难度可见一斑。业内人士认为,提高“首贷利率”考核将是引导小微企业增加融资覆盖面、提高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方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普惠金融的角度来看,要求银行提高首期贷款利率,可以鼓励银行积极拓展客户,更好地实现“下沉”,让更多的小微企业有机会获得资金支持。

此外,“首贷”的提出也是基于前期政策逐步落实过程中市场反映出的一些问题。随着对小微信贷数量要求的提高,2018年下半年以来,大型国有银行纷纷以低价资金“进驻”。小微贷款市场竞争加剧,价格战和客户竞争不断加剧。“造小户型”现象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