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娟


近日,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22.16%,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15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57%,较2021年下降0.12个百分点。


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支撑着就业、连接着消费,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但也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最大的群体。为此,我国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放在重中之重,连续三年提出了普惠小微贷款的增速目标。2019年提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要增长30%以上”,2020年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2021年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要求再次回到30%。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明显缓解,小微企业贷款呈现出“量增、面扩、价降、结构优化”的新特征。


不过,在连续3年对国有大行提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速目标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没有对此提出具体目标,反而更强调引导资金更多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


在中国银行研究院主管级高级研究员李佩珈看来,这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发放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市场化程度,促进商业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也是促进形成普惠金融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基础。


她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淡化小微企业贷款量化考核指标,但还是要求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预计未来该指标还是监管部门重要的监测指标,并通过“窗口指导”等方式要求商业银行加强执行。与此同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等,这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引导银行扩大信用贷款、持续增加首贷户”的表述基本一致,但要求比重持续提升的这一表述意味着,未来对商业银行信用贷、首贷户的考核仍将持续强化。


“加强对‘信用贷’‘首贷户’的金融支持是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自身业务转型的重要方向。”李佩珈说。


她表示,从实践层面看,银行从事“信用贷”业务存在诸多难点,例如缺信息、缺抵押、缺担保、缺征信和缺渠道等“五缺”问题,这使得商业银行发放信用贷存在诸多痛点和难点。因此,这要求银行要跳出传统的基于“三张表”的授信模式,多方位捕捉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状况。


为此,她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打造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获取难、评估难、成本高是商业银行信用贷款难以扩大的重要原因。金融科技为简化商业银行降低服务成本、扩大信用来源、开辟触达小微企业客户提供新途径。


二是加快发展供应链金融,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精准对接。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将金融活动深度嵌入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深度融合,是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精准对接的最重要方式。


三是创新抵押贷款模式,解决中小企业缺抵押、缺担保等问题。发展农村土地抵押贷款,创新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订单等融资新方式。目前我国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改革,但总体规模还较小。未来,要加大与政府部门的合作,解决知识产权抵质押过程中的评估难、风险大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