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给大家讲两个我最近采访到的真实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们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没做错什么,却失去了银行贷款。

Episode A

做物流的大明

大明在生意上做了一个规避风险的决定,这原本只会让他的经营更稳健。可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让这个“正确”的决定演变成了一个大“错误”的是,他因此失去了经营上不可或缺的银行贷款。

大明在某三线城市经营着一家干线物流运输公司,上游客户既有像京东、德邦、百世这样的大型物流公司,也有一些相对小型的快递公司。

两件事情让大明自去年初开始就有意收缩战线,停止了和一些上游公司的合作:其一,是类似全峰快递、国通快递的上游公司开始呈现出经营困难及倒闭先兆;其二,大明听说有些上游公司或老板也摊上了P2P、投资公司爆雷等,损失惨重。

大明是个谨慎的人。看着上游公司的资金链出现紧张,他为了避免上游公司可能出现的烂账,于是主动砍掉了一些合作业务。“规模变小不要紧,关键是我能顺利过冬。”这是大明当时的想法。

可谁能料到,到了年底面临银行贷款续贷时,大明被收贷了。罪魁祸首,就出在大明的业务规模变小了。

“财务报表是递减状态,授信评级就通不过了。”给大明贷款的银行客户经理如是说。

大明这下尴尬了。对于他这样的做着干线物流运生意的:

第一,上游越好的公司(大型物流公司、上市公司等)议价能力越高、账期也就越长,3~4个月一拖欠都不足为奇。

第二,这意味着他做运输都得靠垫资,“车、人、油”都是自己先付钱,其中油费、通行费都是吃现金的大头。

“跑长途我们垫起资来很厉害的,每天三四台车外面跑,月流水就上百万了。”大明说。

在这种情况下,银行贷款本是大明业务运转的血液,失去了贷款,大明连正常业务都不得不收缩了。

让大明想不明白的是:一则,他砍了风险客户明明会让自己更安全,银行为何不能跳出信审框架看看具体情况;二则,如果银行忌惮于他的业务规模变小,那他收缩1/4的业务,银行也相应收缩1/4的贷款好了,为啥一收百收,1分钱贷款都不给他了呢?

Episode B

开甜品店的小苏

和大明主动收缩业务招来银行收贷所不同,开甜品店的小苏家是因为沾染了网贷。

原因是小苏连续碰上三件事情,导致她的资金出现缺口。

第一件事,是她和先生一起开了一家甜品店(主要由其先生打理,而她还维持着一份收入尚可的工作),见第一家甜品店生意尚可,每个月有个十几万营业额,6、7万的利润,小两口就想着扩大经营,开了第二家店。开新店需要一次性投入几十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