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有关“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疑似2000余万贷款变相‘输血’楼市”的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在这里,笔者且先把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到底有没有违规放贷一事放一边,是非清白自有监管部门会去调查和处理,让笔者真正感到不安的是,为什么我们用户在北京银行的贷款信息,会如此“轻易”地被内部员工获悉,并且举报给了媒体公众,这到底是这位内部人士实在太“神通广大”,还是北京银行的层层制度只是虚假摆设而已?

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事关国家的安全、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事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大数据时代,一旦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社会危害将特别巨大。

近年来,向社会泄露个人存款信息、房产信息、购车信息乃至消费信息等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在“消费”甚至有些“欢欣”于其带来的反腐作用的同时,有否思考过个人信息安全的被过度和非法“透支”现象?

北京银行“内部人士”能轻松获得大量个人信息,造成全网范围内的个人隐私泄露,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谁来保障?

特别是北京银行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公司内部治理本身就是一件“头等大事”,再加上作为金融机构中的银行单位,老百姓天生就有“信任感”。

但现在,北京银行却在挥霍这种信任,做的是“摆起石头砸自己”的蠢事,“用户信息无小事”,不知道坐在北京金融大街上高档办公室里的北京银行领导们,哪里来的勇气让他们依然像没事人一样,“假装”这事就没发生过,是不是还在等着下一波“舆情”把北京银行的“热点”接过去?

不过也有可能,北京银行的领导们早就“自由任性”惯了。

就在上个月,北京银行还因为个人消费贷款相关问题被北京银保监局处罚。一个不怕“罚”的人,你来告诉他要加强内部管理,无疑于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要想保障信息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识共治、齐抓共管,只有形成共识,才能达到共治,只有做好共治,才能让公民共享信息社会带来的丰硕成果。

共识的关键是提高对信息安全的认识、形成成熟的共识理念。

诚如北京银行南京分行透露出的信息,全社会在获得了所谓的内部信息披露的同时,只是快意于其新闻价值和其带来的“意外”效果,但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谁有权披露这些信息?谁可以使用、“消费”这些信息?信息的发布有明确的主体,有发布的主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