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全面推进,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正逐步恢复,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加快。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48万亿元,同比多增2984亿元;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8万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5月新增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均超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形成支撑。

在信贷增长超预期的同时,信贷结构也有所改善。《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与一季度信贷主要投向对公领域不同,5月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信用贷等个人贷款产品复苏迹象明显。

“未来随着投资的不断修复,人民币贷款将持续保持高增速增长,尤其是基建领域较强的信贷需求将拉动人民币贷款增速上升。”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义举表示。

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前阶段,以金融手段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是重中之重。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3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在5月份新增的1.48万亿元贷款中,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45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1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305亿元,达到去年的2.1倍。

“从结构上看,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的增加是人民币贷款上升的主因。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反映出金融机构不断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李义举表示。

“新增信贷较多符合目前政策意图也符合银行经营意愿:一方面,金融机构继续支持抗击疫情及复工复产;另一方面,银行息差逐渐收窄,并对未来继续收窄有较强预期,银行有意图加快释放信贷。”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认为。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在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也印证了上述判断。“一季度信贷以支持抗疫为主,二季度以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为主,二季度以来明显加快了信贷投放的节奏,目前已完成全年60%的信贷投放目标。”某国有大型银行江苏地区负责人如是说。

“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5月份以来,加大了企业中长期贷款的投放力度,基建行业、新兴制造业、5G、人工智能、普惠小微都是信贷投放的重点。”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信贷部门人士表示。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实体经济对信贷资金的需求正逐步修复。在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进一步加快,降准、中期借贷便利以及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继续发力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将逐步提升。资金供需双方的共同作用将促使信贷资源配置更趋优化。

“普惠领域仍将是银行信贷支持的重点领域,政策仍将致力于发挥精准滴灌作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唐建伟表示。

个人贷款出现恢复性增长

在信贷投放增速加快的同时,结构也在发生一些变化。央行数据显示,5月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043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374亿元和418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新增2381亿元,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分别多增101亿元和433亿元。

“短期贷款稳中有升,侧面反映了消费的逐渐改善,特别是近期汽车消费的回升,促进了消费贷款需求增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5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4662亿元,比上月多增273亿元,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对此,温彬表示,这说明前期因疫情被抑制的房地产市场供求开始释放,按揭贷款需求增加。

据业内人士观察,今年3~5月,居民部门贷款在当月信贷投放中占比分别为34.6%、39.2%和47.5%,呈持续攀升的状态。

“5月新增贷款全面反弹,个人按揭贷款环比增长较快,可以说基本上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4月份是释放回暖信号,5月的增速比4月更为明显。”某国有大型银行华北地区分行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分析称,随着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各地区出台了鼓励消费的措施,近两个月以来,零售贷款已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以信用卡为代表的短期消费类信贷呈现恢复性增长。而多地房地产市场已现回暖,住房按揭贷款增长情况相对更好,已经基本恢复至月均4000亿元左右常态化增长。零售端中长期贷款恢复力度和增长稳健性相较短期消费类贷款更好。

社融规模提升有助于疫情后经济企稳

央行数据显示,5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8.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0.02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

李义举表示,从结构上看,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上升主要与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和企业债三项指标上升相关。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55万亿元,同比多增364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14万亿元,同比增加7505亿元;企业债净融资2971亿元,同比增加1938亿元。在财政政策不断发力的背景下,5月份地方债融资较大幅度上升,净发行量约为1.3万亿元。由于地方政府专项债要求在9月底前发完,预计地方政府专项债将拉动三季度社融增速保持高速增长。

由于疫情的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需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

“年内M2和社融增速仍有较大上行空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将持续保持。”唐建伟预计。

不过,也有专家提醒,社会融资规模高增速下要注意企业杠杆率持续上行的风险。“为应对疫情的冲击,金融机构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未来宏观杠杆率或将出现较大提升。2020年一季度我国实体经济部门杠杆率达到了259.3%,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升了14.9个百分点。实体经济杠杆率的提升会带来一定的金融风险,未来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将持续承压,不良贷款率或将继续提升。”李义举称。

温馨提示:央行等多部委: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首贷、无还本续贷。贷款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臣财贷款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