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冲疫情影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监管部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迅速出台了一揽子支持措施。据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实施的对冲政策累计达5.9万亿元。得益于系列纾困政策的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不断加大服务力度,中小微企业融资“量增、价降、面扩”。4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1%,增速比上年末高2个百分点;在金融机构有贷款余额的中小微企业超过2800万户。4月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5.24%,比上年12月下降0.77个百分点。

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1.5万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实施已有一段时间,这些措施在微观层面的落地情况如何?银行如何确保普惠性资金贯通至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面对随之而来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等潜在风险,银行怎么看、怎么做?对此,记者走访了几家银行,有关负责人均表示,银行既坚持扩大普惠覆盖面,多层次满足企业融资需求,又把好名单关和发放关,确保优惠利率贷款精准滴灌真正有需要的企业。同时,严格遵循审核流程也降低了银行面临的潜在风险。

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明显改善

疫情发生后,中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立即启动医药物资应急调拨准备工作,紧急将呼吸机、口罩、输液泵等一线急需医疗物资调拨给武汉等地。了解到企业面临的资金缺口,北京农商银行紧急发放4亿元优惠利率专项贷款,助力企业供应疫情防控医疗物资,驰援一线。据悉,截至5月22日,北京农商银行累计为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超350亿元,为央行防疫专项再贷款名单内的68户企业发放贷款91.37亿元。

实际上,在政策引导下,有更多金融机构对中小微企业施以援手。截至5月23日,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已支持银行向7000多家重点企业累计发放优惠贷款近2800亿元,财政贴息后企业实际融资利率约为1.25%。截至5月21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额度支持金融机构累计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含贴现)4720亿元,共支持企业(含农户)57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