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缓解融资难问题,今年4月1日,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正式运行。

在这里,企业可以高效地与多家银行交流对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金融产品,有效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借助大数据,中心也能帮助银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更好地为企业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截至5月9日,入驻银行已审批通过贷款165笔,金额达6.11亿元。

目前,我国有小微企业3000多万户、个体工商户8000多万户,其中,在商业银行有贷款余额的比例约为20%。这意味着,还有相当数量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未获得银行的融资支持。

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重点和难点之一就是破解“首贷难”问题。所谓的首贷,即首次贷款,是指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报告中无贷款记录的企业首次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今年4月1日,全国首家首贷服务中心——北京市首贷服务中心在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中心是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运营一个多月以来,已有多家小微企业通过中心的撮合服务,获得了“首贷”,有望为缓解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提供一个“北京样本”。

一窗受理,企业可与多家银行高效对接

“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借到第一笔钱可真难。”中关村昌平园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韵动体感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一良感慨道。

韵动体感成立于2016年12月9日,是一家致力于体感交互技术的AI创新公司,此前从未在银行贷过款。受疫情影响,今年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短缺。焦虑的刘一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首贷服务中心寻求帮助。经过与入驻银行和担保公司沟通,由北京中关村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北京银行提供贷款,在企业完成相关资料报送后5个工作日,便为企业放款45万元,利率执行央行LPR+50个基点的支持小微企业再贷款利率,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困难。“如今不少小微企业求贷无门,首贷服务中心真是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刘一良说。

首贷为什么是一个难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特殊情况,例如财务制度不规范,无法为风险识别提供有效参考,银行难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做有效评估,这是银行“不愿贷”“不敢贷”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