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8点30分,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标室,经济技术开发区珠江路道路改造项目招投标开始,整个过程实行电子化交易,交易各方代表不见面、不接触、零跑腿,开标现场在网上全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在线监督,中标结果当场公布,避免和减少人为因素干扰。

“整个过程公开透明,一点儿都不担心有猫腻。”4家参与投标的企业人员说。他们之所以如此放心,是源于漯河市公共资源交易阳光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公共资源交易是公共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本路径。从2017年开始,漯河市以推行电子化交易为抓手,整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各要素平台,根据“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全省各地市率先实现“不见面”开标,从投标报名,到现场开标、评标,均实现智能化管理,目前全市已有200多个重点项目实现“不见面”开标。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52个项目“不见面”开标,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4月,漯河市公共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迈向深水区,将交易的方式、过程、结果全公开,彻底“晒”在阳光下。

“专家评审是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招投标的公正性。以往有项目招投标时,总有竞标方动歪心思,到处活动找专家。”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关负责人说,现在整个评标都变得非常透明。评标专家由电脑程序随机抽取,开标前无人知晓哪些专家评标,专家也不知道自己要评什么标,避免了违规操作。评标现场全公开,参与者的一言一行,甚至写下的每个字,都能清晰看到。中标结果面向社会全公开,随时可查。

阳光透明的运行机制,不仅规范了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也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提高了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和质量。今年3月,漯河市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优势,在全省率先推出“中标贷”服务,只要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登记入库的企业,中标后即可向银行申请贷款。河南德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第一家通过“中标贷”获得款项的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说:“今年我们中标了一个项目,受疫情影响,项目建设资金压力比较大,正在发愁的时候,得知政府推出‘中标贷’服务,我们第一时间申请,不到一个星期,就拿到500万元贷款,有了这笔贷款,公司很快复工复产,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自“中标贷”推出后,漯河市相继有13家中标企业与银行达成融资共1.1亿元意向,解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优化了营商环境。

温馨提示:法兴银行暂停对亚洲石油贸易企业的贷款。贷款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臣财贷款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