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可以说,伴随银行如火如荼的数字化展业,业界对互联网贷款的规范办法期待已久。那么,在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关键时点,《办法》的发布有何深意?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发展将向何处去?以互联网模式运营的民营银行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用差异化监管平衡好创新与风险

“好比电商已经成为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目前,互联网贷款已经成为主流贷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主流贷款的补充。”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这样形容。

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平衡永远都是很难把握的一门艺术。毫无疑问,互联网贷款是创新的产物,并成为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有效方式。疫情期间,由“非接触”激发的在线金融需求暴发,虽有一定偶然性,但从长远看,实际上是金融数字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只不过,疫情加速了这一进程。

中关村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互联网贷款提高了金融服务可得性,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融资难”“融资慢”等问题,是数字普惠金融的生动实践。

然而,在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风险管理不审慎、金融消费者保护不充分、资金用途监测不到位等问题和风险隐患。“《办法》的智慧在于,非常清晰地将互联网贷款可能涉及的几个主要风险点,包括资金跨区域的风险、资金被挪用的风险、‘联合贷款’‘助贷’等合作模式的风险、消费者权益被侵害的风险等等,全部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与此同时,没有一刀切地设置具体的量化指标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各个银行自身管理能力的差异化,给银行自主创新留下空间。”曾刚表示。

记者梳理原文发现,《办法》秉承“小额”的原则,要求单户个人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不能超过人民币20万元,此外,并未限制个人经营贷款和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额度上限,仅要求相关金融机构审慎确定额度上限,充分体现了对于小微企业的支持与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