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式消费与分期贷款的结合产品成为近年新的风险点。继教育、租房、医美之后,油卡充值平台也出现暴雷,充值企业跑路导致消费者的充值金额无法返还的投诉涌现。与这类运营商开展消费分期贷款合作的金融机构也被推至风口浪尖。

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有关&34;投诉超过1300宗,消费者主要反映在&34;购买油卡充值服务&34;贷款,商家涉嫌未经消费者允许使用消费者的征信与重庆富民银行合作一次性贷款,如今享车平台失联,贷款偿还问题引发矛盾。

从产品模式看,&34;与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微众银行踩雷蛋壳公寓&34;事件如出一辙。为何踩雷此类消费贷业务的资金方里民营银行身影频现?行业人士表示,这从民营银行的资金端情况可以解释一二。资金高度依赖同业业务是民营银行的通病,而监管要求,银行同业负债总额不能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这让民营银行不得不通过高息存款产品加大揽储力度。高企的负债成本&34;民营银行接受高收益的消费贷业务,而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

又一家民营银行踩雷消费分期贷款业务

前有韦博英语疑似&34;、&34;,后有蛋壳公寓资金链断裂租金贷用户遭房东赶客,这些金融机构曾视为拓展消费金融业务的优选场景纷纷暴雷。如今油卡充值平台也传出失联的消息。

近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2020年深圳市第三季度消费投诉数据分析,其中,预付式消费油卡充值投诉激增。数据显示,第三季度,深圳市消委会共收到8898宗有关预付式消费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17.42%。卡充值服务1378宗,占比15.49%,投诉量排名第二位。深圳市消委会表示,第三季度有关&34;投诉超过1300宗,消费者主要反映在&34;购买油卡充值服务&34;贷款。

例如,有消费者称参与了深圳联合能源开展的油卡优惠充值活动,注册&34;,选择了每月2000元的套餐,商家以信用加油的方式先充值到消费者的中石化油卡账户,月底消费者只需支付1800元的账单即可。消费者表示,前几个月2000元均准时到账,但自今年7月开始未到账。消费者还发现,享车平台未经消费者允许使用其的征信与重庆富民银行合作一次性贷款。如今商家没有充值到账,消费者无法联系到商家,消费者出于维护征信考虑不得不继续还款。

上述业务模式与近期的蛋壳公寓租金贷产品如出一辙。表面看来,用户似乎享受到了一定的优惠,实际是运营商利用用户的信用贷款搭建起了业务扩张的资金池。因此,不约而同的是,在签合同环节,平台业务员热衷于推荐分期模式的优惠性,但并未详细解释贷款条款及潜在风险,甚至是刻意隐瞒贷款的本质。随着运营商发生跑路或资金链断裂,用户与平台之间矛盾不断累积。

一位享车平台用户表示,自己在8月底也收到了类似通知,称富民银行已中止与享车平台合作,将就该事件进行调查。&34;

民营银行为何青睐消费贷业务?

实际上,在2018年长租公寓、教育机构频频爆雷之后,各大传统银行纷纷&34;这类消费分期贷款业务。而民营银行则继续在多个领域展业,原因何在?行业人士表示,这从民营银行的资金端情况可以解释一二。

而根据监管要求,银行同业负债总额不能超过总负债的三分之一。在此背景下,民营银行在零售存款方面做了创新,&34;等产品一时走热。如2018年下半年,微众银行推出的&34;产品,富民银行的&34;等,类活期利率曾高达4%-5%。&34;行业人士指出,随着2020年智能存款利率的下调,存款用户有一定流失,民营银行的揽储压力进一步加大。

资金可得性问题与存款成本和负债整体成本偏高,让民营银行自发性地寻找高收益的资产。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最新数据,今年1-9月,民营银行整体实现净利润65亿元。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民营银行净息差为3.66%,远高于银行业同期2.09%的平均水平。

据微众银行2019年财报显示,微众银行主要针对个人及小微企业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等业务,过去三年间业绩增长快速。2017年至2019年,微众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48亿元、100.29亿元、148.7亿元,分别实现净利润14.48亿元、24.74亿元、39.5亿元。以其不愿放弃的租金贷业务为例,公开信息显示,&34;的月利息为0.57%,看上去利率并不高。但根据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计算,其实际年化利率在13%左右,几乎将触及近期最高法出台的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4倍一年期LPR,目前是15.4%)。

而高收益往往意味着高风险。&34;平台、&34;等业务模式涉及资金规模错配、期限错配以及第三方债权债务关系等诸多问题,风险管控难度大。12月4日,微众银行发布最新处置方案,蛋壳租金贷客户退租后,与该行签署协议,将退租后蛋壳公寓所欠客户的预付租金,用于抵偿客户在银行的贷款。微众银行将结清该笔贷款。&34;一位行业人士评价到,这一解决方案为类似业务纠纷提供了借鉴意义,但后期能收回多少还需时间验证。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现阶段,银行资产端收益总体呈下行趋势,靠高利率资产覆盖高成本负债的业务模式不再走得通。&34;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线索征集热线:151847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