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金融工作局局长解冬在首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第三场主题论坛上,以“浦江之光”“金融科技”“投贷联动”三个关键词切入,解读上海服务创业企业的相关政策框架。解冬指出,浦江之光、金融科技、投贷联动是当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特别是服务创新创业企业的重要政策举措。

去年7月底,上海发布了《关于着力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促进本市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即“浦江之光”行动,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将上海建设成为服务全国科创企业的重要投融资中心。“浦江之光,是通过金融资本来助力,来点亮浦江两岸的创新创业之光、点亮浦江两岸的科技之光。”解冬介绍,“浦江之光”行动包含“一二三四”政策框架,一是一套部门联动、市区协同的协调推进机制;二是科创企业和政策工具两个资源库;三是服务企业孵化培育、改制上市、并购重组三个关键环节;四是集聚金融市场、股权投资、长期资金、中介机构四类资本要素。

金融在服务科创企业的过程中角色多样,可提供持续助力。解冬指出,金融是启动器,通过目前正在实施的“万千百”工程,市区两级的政策资源和资本市场的要素资源可以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是加速器,推动在沪银行保险业建立科创服务体系;是推动器,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是减压器,为科创企业融资提供分险增信服务。她介绍,在为科创企业“减压”方面,目前成立的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达100亿元,担保基金已与46家银行建立合作。到2019年末,累计担保贷款460亿元,在保余额180亿元,累计担保项目达1.92万笔。同时,上海支持保险机构研发推出符合科创企业需求的保险产品,持续推进生物医药相关责任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新材料保险和专利综合保险等产品,为科创企业保驾护航。

如何依托金融科技更好地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服务?解冬说,目前依托去年12月正式上线的大数据普惠金融应用,企业注册登记、纳税、社保、公积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发明专利等386项政务数据已向18家银行开放。18家银行中,既有国有大行,也有上海本地银行、股份制银行,覆盖全市90%的普惠金融服务。银行可通过数据建模,为企业精准画像,准确了解企业经营和流动状况,解决银行由于创新创业企业没有抵押或者轻资产等原因“不愿贷”“不敢贷”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方式,让金融机构紧跟创新创业企业的步伐,用更好的办法解决‘急难愁’的问题。”解冬说。

解冬指出,上海正着力推动股权投资与银行信贷发挥“1+1>2”的综合效应,围绕科创企业成长周期规律,银行与投资机构建立企业信息共享机制,或开展“股权+银行贷款”“银行贷款+认股权证”等融资模式合作,形成投贷利益共同体。近期,上海团市委、市青联、市金融局牵头发起的“创投基金支持创新创业计划”每周开展网上云路演,目前已吸引70多家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加入,上海农商银行全程参与为企业提供匹配的信贷资金,实现优秀青年创业企业与投资人进行“无缝对接”。

疫情期间,上海出台《上海市全力防控疫情支持服务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28条综合政策举措。在金融支持方面,相关措施提出要多途径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大对流动资金困难企业的支持力度等。解冬表示,这些政策不单单能在疫情期间为一些中小企业或创新型企业解决困难,还可以将其中好的做法、受欢迎的举措、有成效的经验固化,对创新创业等企业形成常态化的政策支持,“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打造上海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为企业、为广大的创新创业青年朋友提供一份金融力量。”

温馨提示:1年期和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迎来“双降”。贷款最新动态随时看,请关注臣财贷款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