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浙江银保监局回应称,近期未专门发过“叫停假结构性存款”的文件。

结构性存款被叫停的消息近期不断传出,引发市场关注。根据央行发布数据测算,结构性存款规模在今年2月达到峰值11.23万亿元,随后逐渐下滑;到今年8月,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为10.46万亿元。

多位银行业内人士指出,各地银保监局正在逐步压缩结构性存款,但压降规模不会搞“一刀切”。“假结构性存款肯定是要叫停的。”一位华南地方监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另有一中部地区机构人士表示,该省已叫停假结构性存款,凡不具备衍生品交易资格的均不允许发行结构性存款,而该省只有一家城商行拿到了衍生品业务资格。

10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结构性存款假结构,替代保本理财,或按保本产品宣传销售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

有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角度考虑,结构性存款收益率大致相当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下限”,与同业存款均是市场化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大体同步。

“假结构性存款是变相高息揽存。规范的目的是降低存款成本,存款成本下不来,贷款利率就很难下来。”一位银行业内人士表示,LPR资产端已在调整。

结构性存款继续降温

随着LPR改革推进,结构性存款规范更趋紧迫。

一位银行业内人士指出,今年对结构性存款、定期存款等利率上浮监管更严,大额存单等定期存款以前上浮超过50%,现在部分银行被窗口指导、重点督导存款利率不能突破上浮超过50%。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规范结构性存款业务,目的是降低银行负债端成本,从而降低贷款利率,减轻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9月6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规范开展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要求杜绝“假结构”问题。该通知要求,各行应严把结构性存款产品设计审查关,及时停售存在设计不合规或“假结构”问题的产品,确保结构性存款真实嵌入金融衍生产品且衍生产品部分有真实的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并使存款人获得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