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18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落下帷幕,银行信贷流向也浮出水面。
从资金整体流向来看,由于银行信用偏好降低,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信贷资金明显向安全性更高的零售资产倾斜,对公投放占比呈现压缩态势。
分析人士认为,在对公投放节奏放缓的背景下,银行倾向将有限资臣财贷款网入到房地产、交通运输等行业,而在制造业投资上更趋谨慎。
零售端方面,国有大行新增零售贷款主要投向个人按揭贷款,股份行则是按揭贷款和信用卡贷款平分秋色,且信用卡贷款增速明显加快。
2019年,随着宽货币到宽信用传递逐步确认,银行有适当提升风险偏好的趋势,预计会加大对公信贷的配置。
去年下半年对公占比全线收缩
从32家A股上市银行2018年年报披露的信贷数据流向来看,2018年下半年信贷资金明显向零售倾斜,对公占比全线压缩。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总计25家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有所上升。
其中,西安银行增幅最大,零售占比由2017年末的17.62%上升至2018年末的26.33%。
而上市银行对公贷款呈现出别样图景,共计28家对公贷款占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当中包括国有大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
从数额来看,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对公压降规模最大,两家银行2018年末对公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分别收缩386亿元和247亿元,对公贷款占比分别下滑9.17%和5.19%。
上市银行对公投放更趋谨慎,主要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的。
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2018年上半年,仅有平安银行对公贷款规模出现负增长;而到下半年,总计11家银行对公贷款规模较中报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