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公布的2019年1月份金融统计数据表明,社会融资和新增信贷均出现了积极变化。2019年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05.08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月末高0.7个百分点。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39.53万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23万亿元,同比多增3284亿元。

新增信贷创下新高,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可观,增速回暖,信贷与社会融资结构均有所改善,这些良好势头表明,近来一系列纾困民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政策正逐步生效,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所增强。

但是,喜人变化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问题和需要调整的空间。从货币供应量看,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86.59万亿元,同比增长8.4%;狭义货币(M1)余额54.56万亿元,同比增长0.4%。M1和M2“剪刀差”已连续12个月为负,并持续扩大。这体现出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企业的投资需求有待提振,实体经济的活力还需激发,需要继续推动“宽货币”转为“宽信用”。

如何进一步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让“宽货币”真正变为“宽信用”?对此,应当把握一个大方向和两条具体路径。

一个大方向是不改变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通过此前定向降准、TMLF等一系列“定向宽松”的操作,事实上已经营造出“宽货币”局面。需要注意的是,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转向,是这一系列操作的前提,目前的“宽货币”也并不是放水式的全面宽松,而是定向为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创造出“宽货币”的条件,助其脱困。眼下的问题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在于信用环境偏紧,货币政策的稳健基调不能也没有必要转向。货币政策一直着眼于实现总量适度,优化信贷结构,同时还兼顾着外部均衡,努力在多重目标中把握好综合平衡。而“宽信用”的任务,则需更多的结构性政策和改革配合完成。总之,货币政策探索并积累了不搞“大水漫灌”又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经验,未来也要继续在这条稳健之路上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