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准化程度高,加之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已转向消费拉动型,零售业务在近几年自然而然便成为了银行业的竞争焦点以及利润形成中心。

不过,近期发布的上市银行财报显示,零售贷款业务不良率已初步显现上升趋势。鉴于上市银行整体零售贷款占比接近四成,如何巩固零售业务红利、如何使零售贷款风险可控,已成为现阶段各金融业参与主体必须思考的问题。

个人贷款风险自2018年起就已有抬头趋势,这一点在大型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根据2018年年报,平安、浦发和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分别较前一年上升了0.14、0.49和0.61个百分点。而到了2019年上半年,在信用卡业务发展放缓的背景下,交行和浦发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达到了2.49%和2.38%,为主要商业银行中最高水平。扩展到行业整体,根据万德数据库中样本银行的信息披露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绝大多数银行不良率下降,但同时个贷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了0.1个百分点,为1.25%;同期信用卡不良率较上年末上升0.29个百分点,为1.81%。与整体贷款业务相比,零售贷款业务风险呈现出的反向上升趋势,已不得不引发业内关注。

一方面是信用卡业务。

早在2014年,各地监管机构就先后提出,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风险偏好、申请人综合还款能力和已获他行授信等因素,统一决策确定本行信用卡业务授信风控的原则和标准。其中,特别针对多头授信问题,监管机构还提出了“刚性扣减”政策,并要求政策覆盖至全部新发卡客户和已有固定额度调升客户。近期,浙江银保监局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个人消费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其在重申了对于持牌机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房贷、车贷)的流向、用途以及与其他平台合作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之外,着重点名要求严格管控信用卡业务。

事实上,在这几年中,持牌金融机构根据监管要求对信用卡业务的规范已形成,但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一是,不少银行在信用卡发放环节已注意到了“刚性扣减”的监管要求,但由于传统的风险偏好认知,加之未关注消费贷款流向,导致部分信用卡业务风险及其衍生风险正逐渐冒头。据记者观察,很多银行在发展信用卡业务时,倾向于给公务员等传统意义上的优质客户发放高额度信用卡,以稳定这部分客户群体。但他们中鲜有大额贷款需求,其中一部分人甚至会将相应额度贷出,去从事某些投机交易,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