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底互联网贷款

银行来短信提醒了:“您本月账单9000元。”还没发工资呢,卡里没钱了。这时候你会怎么办?互联网贷款是大概率的选择,因为申请便捷、审批快、秒到账。微粒贷、百度有钱花、招行闪电贷等等等。那么,你是否知道当你申请一笔互联网贷款的时候,银行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采集了你哪些信息呢?这笔贷款的背后,银行和互金平台又是怎样的关系?这个钱到底是谁给你的呢?是谁来决策是否给你放款呢?收入是怎么分?如果你赖账了,谁负责催收?损失谁承担?

以上问题,下面将一一为你解答。

“互联网平台在前台赚钱,而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仅是资金提供方角色。”近日,麦肯锡报告如此描述互联网公司对银行的冲击。

于是,2017年,银行与互联网平台的合作签署如火如荼。四大行分别牵手BATJ颇受关注。但麦肯锡报告指出,银行业与互联网企业合作风生水起,然而真正产生成果的寥寥无几。

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联合贷款业务。互联网公司看上了银行的资金优势,银行则看上了互联网公司的客户、场景等优势,双方一拍即合,效仿微众银行的联合贷款模式,只不过主体变成了银行和互联网公司。

此前,互联网公司旗下网络小贷公司利用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超杠杆放贷,又不受地域限制,俨然一家零售银行。

2017年下半年以来,网络小贷监管政策收紧,其资金来源受到限制。互联网公司开始谋求改变,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

在此背景下,以蚂蚁金服为例,2017年12月,蚂蚁金服先是宣布对旗下两家小贷公司增资82亿元,将其注册资本大幅提升至合计120亿元;今年2月,又传出蚂蚁金服正在申请消费金融牌照的消息,该消费金融公司将设在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