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外资消费金融机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费金融”)预计将面临变革。4月13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近日有消息称捷信消费金融正在寻求股权出售,有望引入新的中国股东。在种种考验下,这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也开始寻求新的出路。

与此同时,今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捷信消费金融在多个线上渠道无法使用其自营贷款业务。转向其他贷款和电商平台,提供导流服务。对于相关情况,捷信消费金融回复北京商报今日记者称,股权出售是深化中国市场的一部分,使经营更加本土化,并否认自营贷款产品已经停止。

捷信消费金融寻求股权变更

捷信消费金融的股权可能会发生变化。近日有消息称,捷信消费金融正在寻求股权出售,正在与一家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接触。另一位知情人士对今日北京商报表示,捷信消费金融曾有在2021年出售股份的计划,但最终未能成行。目前,它正在继续向新的感兴趣的买家推广此事。

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11月,注册资本70亿元。是全国首批获批的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其股东是国际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

近年来,受“所有金融活动均须持牌经营”的监管要求影响,不少金融科技平台将金融牌照作为重要布局,不时在民营银行、消费金融等领域分一杯羹。消费金融作为高价值的牌照,也成为相关金融科技机构追逐的对象。

从近年来消费金融机构的股权构成来看,有实力的互联网公司大多通过自发设立消费金融机构获得牌照,也有选择通过增资、收购等方式投资消费金融机构,持股比例不同。通过这种方式引入新股东的消费金融公司,多为腰部机构。在头部消费金融机构中,很少有主动对外出售股权的案例。

捷信消费金融的这种情况也让业内人士感到尴尬。捷信消费金融一位前员工今日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2017年和2018年有近10万员工,之后团队大幅缩减。看他建高楼,他的楼塌了。

关于股权转让的消息,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也向捷信消费金融求证。捷信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在中国市场深耕已久,未来也不会改变。作为这一战略目标的一部分,该公司希望通过寻找有实力的股权合作伙伴来进一步加强其在市场中的地位,从而整合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并使其运营更加本地化。

在易观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看来,捷信的消费金融经历了前期业绩下滑、裁员、转型等一系列变革,引入新股东的优质资源,激发其传统业务的活力。推测其将引入具有数字化优势的股东资源,有助于其加快数字化转型布局,进而提升风控和获客水平。对捷信消费金融的品牌知名度也有积极作用。

苏指出,消费金融牌照转让涉及诸多方面,股东对消费金融公司的声誉和盈利能力有诸多考量。捷信消费金融作为一家纯外资机构,在目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监管环境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自营贷款产品不能用于实际测量。

然而,正在等待新股东的捷信消费金融似乎在自营业务上遇到了阻碍,陷入了停滞。4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在捷信消费者的多个线上渠道看到

与其他金融机构不同,需要输入身份证号、收入信息等。在捷信消费金融App中,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仅通过手机号完成账户注册,然后点击“查看限额”,页面显示“捷信没有适合您的产品”。同时,该网页还推荐了一些由其他金融机构和贷款机构提供的贷款产品。进一步点击后,页面会引导用户下载并跳转到其他平台进行贷款操作。

在捷信消费金融小程序中,点击查看额度,输入身份证号验证后,页面会提示“该小程序暂不开放新用户注册”。随后,北京商报记者邀请多位新用户测试,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另一方面,在推广自己的产品和推出新的营销活动方面,也不同于其他消费金融机构。捷信的消费金融App和微信官方账号除了对贷款平台进行引导外,还有大量相关内容对其他电商平台和征信报告查询平台进行推广。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4月,捷信消费金融暂停自营消费贷款业务,从事贷款援助的消息就已经传出。作为公司转型线上的重要成果,分期商城业务也于2021年底下线。

时隔一年,捷信的消费金融主业为何仍处于暂停状态?对此,捷信消费金融回应称,捷信消费金融并未暂停,也不打算暂停作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消费贷款。该公司将不断调整其商业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数字化进程。而捷信消费金融对于为什么不能使用相关产品、不能对新用户开放等问题,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导流业务方面,捷信消费金融提到,该业务不是公司的主营业务,会根据用户需求引入不同领域的合作伙伴,优化产品和服务。

零点研究院院长余百成指出,捷信在引入新股东建立新业务战略之前,采取暂停部分自营业务,进行分流业务的方式进行过渡。一方面是让其平台用户保持活跃。

性,另一方面导流业务成本低,通过导流获取收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转。后续捷信如引入生态型或线上经营能力强的股东,对于其业务转型将有明显裨益。


“2020年被业内看作是消费金融行业的‘分水岭’,消费金融公司运营也从此前的跑马圈地转换到精耕细作。停摆主营业务对于持牌金融机构来说并不常见,开展导流、助贷等业务并非长久之计,也无法最大程度发挥其牌照价值。”苏筱芮表示。


“2023战略”成效待考验


作为原银监会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企业之一,自2010年开业以来,捷信消费金融此前长期处于行业“老大哥”的位置。“老大哥”为何沦落到主动出售股权这一步?其背后也与捷信消费金融近年来业绩表现密切相关。


根据捷信消费金融此前对外披露的信息,2018年捷信消费金融以净利润13.96亿元“领跑”消费金融行业。2019年虽然净利润11.4亿元小幅下滑,但其总资产一举突破千亿元,达1045.36亿元,成为业内首家千亿级消费金融机构。同年,捷信消费金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但这一情况在2020年急转直下,主攻线下的捷信消费金融在疫情中遭受冲击,重资产模式“失速”,大举转型之下业绩遭遇重挫。公司营收、净利双双大幅下降,净利润1.36亿元;总资产滑落至652.07亿元。上市计划也就此搁浅。


转型、大规模裁员、自营业务停摆……捷信消费金融陷入风波中。同时,因为利率、催收等问题,捷信消费金融遭到用户大量投诉。


而随着各家消费金融机构2021年业绩表现大幅回暖,捷信消费金融业绩也备受关注。对于2021年运营情况和下一步业务规划、转型安排,捷信消费金融方面指出,公司“2023战略”是一个业务转型过程,公司需要进一步优化各部门的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帮助公司成功完成战略部署,保障全面运营。


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捷信消费金融早期主要采取线下网点推广,与手机数码店合作的模式开拓消费金融分期业务,快速获取了数码市场发展的红利。在移动互联网驱动的电商等快速发展之后,更低成本的线上消费贷款成为了近几年消费金融业务的主流。


“上述的背景下,加之监管方对于高利率、暴力催收等的严厉打击,捷信高度依赖线下和人力的重消费金融模式遇到了增长和管理上的挑战。通过引入新股东,带来新的资源和模式,从而进一步进行业务转型,扭转经营不利的状况。”于百程补充道。


苏筱芮则指出,当前科技实力及科技创新能力是消费金融机构共同追逐的目标。提高科技实力能够更好地推动消费金融流程优化,并提升业务效率。另外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日益攀升以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不断完善,有能力的消费金融机构也开始同步谋划线下业务布局。


苏筱芮认为,捷信消费金融转型成效有待时间检验,后续可以关注科技实力的打造与优质场景的挖掘,探索如何将此前专长的线下业务与如今数字化转型需求结合起来,在消金行业迈入成熟阶段的当下迎来“浴火重生”。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廖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