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互联网金融再次迎来强监管。

在通知中,银监会为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合作的贷款划出了“三条线”:

首先是出资比例的管理。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严格执行出资比例区间管理要求,合作方在单笔贷款中的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第二条是集中度。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本行对单一合作方(包括其关联方)发放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

第三条限额:商业银行与各合作机构共同出资的互联网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贷款总余额的50%。

简单来说,对于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互联网公司必须花更多的钱。而且贷款总额限额大幅提高,风险控制进一步加强。

除了资本的管理,银监会在《通知》中还明确要求,地方法人银行应当服务于本地客户,不得跨注册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没有实体经营网点,业务主要在网上开展,但符合银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的除外。

此前,借助互联网,商业银行可以很容易地跨地区放贷,这也带来了很大的风险。要知道,银监会对本土银行经营发展的基本定位是立足本土市场,服务本土客户。

但银监会也给了大家整改的时间,对出资比例标准和跨区域业务限制实行“新老规则”,要求新业务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通知》要求,允许存量业务自然结算。

有什么影响?

现在互联网平台需要更多的钱,互联网平台可能很难用小资金撬动大杠杆。对于中小银行来说,这种与平台的合作路径是标准化的,捷径可能不好走,对扩张也会有很大影响。

基于财务风险的“躺着赚”恐怕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