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下行期企业经营风险的加速暴露、降准降息带来的低利率环境,造就了中国银行业资产的不断腾挪转移,从信贷业务转向同业业务,进而转向目前最为火爆的投资类业务。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看,所投的底层资产并未脱离银行业多年来一直喜爱的那几类。  在近日穆迪评级公司举行的年中信用研讨会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风险是被重点关注的一大领域。穆迪金融机构部助理副总裁尹劲桦称,穆迪已将中国银行体系展望调整至负面,而这与中资银行资产质量恶化有很大关系。  “资产质量的恶化不仅是体现在不良率的持续攀升,更值得注意的是,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未被确认为不良贷款的数量也持续增加,仅2015年上半年这类贷款的生成率就超3%。”尹劲桦称。  银行业真实不良贷款被低估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这不仅与银行放松对不良贷款判定的标准有关,也与银行积极腾挪表内业务、减少信贷资产占比等“创新”业务模式有关。在尹劲桦看来,应收款项类投资猛增,就是官方公布的银行业不良率看起来不高的一大原因。  收益率受降息影响小  穆迪提供的数据显示,出于降低信贷风险、减少贷款拨备等原因的考虑,2012年至2015年间,26家上市银行(含在港上市)的应收款项类投资从2.5万亿元猛增3倍至10.4万亿元,仅2015年增速就高达40%。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不少银行的应收款项类投资增速远超贷款增速,应收款项类投资占银行总资产的比重也超过同业业务。  实际上,所谓的应收款项类投资,本质上是过去同业资产的“腾挪”,主要通过信托收益权、资管计划等形式投资债券、应收账款、其他银行理财产品、“非标”资产等。  据尹劲桦介绍,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兴起,是2012年以来的事情。彼时是为了规避监管层对信贷投放规模的约束,以及2013年以来监管层对同业监管趋严,包括买入返售信托受益权等业务成为监管重点,银行转而将业务迁移至应收款项类投资。  快速发展的应收款项类投资除了与规避监管要求有关,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减少信贷风险和贷款拨备的“优势”也是吸引银行大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国泰君安首席债券分析师徐寒飞称,2015年由于央行连续降准降息,导致银行贷款、同业资产收益率显著下降,而投资类资产收益降幅非常小,五大行平均仅回落4个基点,而中小银行更是逆势反弹,部分银行甚至已超越贷款收益率。  改变不了的政府兜底“信用”  一位股份行资管部人士透露,在经济下行期,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胆量”将钱贷给企业。相比之下,同业理财产品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对安全,收益也较为可观。尤其是对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非标”资产更是香饽饽,一些好的项目,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评级在AA+,其非标项目的收益率可达6%。  多位受访人士均表示,不论是青睐同业理财产品还是地方融资平台的“非标”项目,银行本质上还是看重了资产背后所带来的兜底。上述股份行人士称,应收款项类投资通过信托收益权、资管计划等形式做结构化安排,银行将信贷资金或理财资金投资优先级,其他金融同业机构或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做劣后级,以保障银行资金的安全性。  尹劲桦称,从资产穿透的情况看,应收款项类投资不论是投资债券、其他银行理财产品,还是非标资产,最后的资金还是有相当大的比例流向了地方融资平台或地方政府基建开发项目,这实则反映了金融机构仍有很强的政府兜底“信仰”。  “这也是银行的理性选择,毕竟这类资产目前相对安全、收益率可观且拨备计提少。去年不少股份行对贷款计提拨备的规模很大,却仍能保持盈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应收款项类投资的快速发展。”尹劲桦称。  不过,应收款项类投资并非万无一失。尹劲桦称,这类投资的透明度差,可能会构成资产风险;其对接的底层资产项目一般是中长期,但资金多是以短期滚动的形式筹集,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很容易对资产产生流动性风险。此外,应收款项类投资主要以信托收益权和资管计划等形式操作,这就会引入其他金融机构的增信担保措施,导致金融机构间互相增信的情况普遍,增加同业间风险传染的概率。(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