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像申请房贷业务贷款没以前那么容易了”,多位借款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咨询理财贷款业务,发现各家银行贷款利率差异较大。对于贷款人的资质审查,银行是不一样的。每家银行都专门设计了自己的评分系统,根据贷款人与银行的合作程度、信用记录等条件进行评分。分数与申请人获得的利率水平直接相关。

在贷款利率方面,本报记者发现,大部分银行的房贷年化利率都在4%以上,个别银行已经超过5%。

多家银行上调经营贷利率

在监管层严查“商贷”违规进入楼市的背景下,近期多家银行发布限制商贷用途的公告,均涉及限制个人商贷违规挪用于房地产等领域。

近日,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银行网点,包括工行、农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等。记者发现,大部分银行的房贷产品利率从之前的3%逐渐上升到4%以上,部分银行达到5%以上。记者注意到,就连同一家银行不同支行的贷款利率也不一样。

某国有银行信贷经理在向记者介绍经营性贷款时表示,根据评级和公司情况确定不同的利率,该行房贷经营性贷款年化利率为3.85%-4.5%。

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该行个贷经理告诉记者:“目前银行通常审批的房贷利率是4.95%,之前的利率可以达到3.85%。但是,合格客户(如公司客户、代发工资客户等)的贷款利率。)可按4.65%核定。对于评分不好的客户,贷款利率为5.15%。”

“今年以来,经营性贷款利率逐步上调。目前一年期贷款利率为4%,一年至五年期贷款利率为4.35%,五年期以上贷款利率为5.15%。”某城商行某支行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除了提高贷款利率,银行也逐渐提高了审批门槛。

据记者此前调查,操作贷款进入楼市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非法贷款中介的帮助。一些贷款中介正是利用了大部分有需求的买家没有公司的现状,打着“假水”“帮忙注册公司”的旗号来吸引客户。

当记者询问上述打包方式是否可行时,多位银行人士对记者表示,“这种行为是违规的,我们加强了对经营用途贷款的‘三查’(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一旦有假水、假合同、假发票,我们很容易识别。”

某农行信贷部个贷经理表示,不仅利率提高了,贷款手续也在完善中。一旦发现房地产领域贷款被挪用,要立即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减少或取消贷款合同项下未提取的贷款金额,并有权依据贷款合同行使各种违约救济措施。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陶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营性贷款利率低于房贷利率,也是刺激经营性贷款流向楼市的原因之一。在强监管背景下,银行被迫在放贷前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同时提高利率以减少经营性贷款实际流向楼市,以应对监管。目前经营性贷款的利率仍然高于按揭贷款和开发贷款。只要监管趋势不变,银行会继续加强经营性贷款的管理,加息是手段之一。

应加强银行授信业务管控

近期,监管部门频频出手

陶进表示,经营性贷款反复流入楼市可能有多重因素。根本原因是房地产的收益高于实体经济。高杠杆模式加剧了这种收入差距,而这种收入差距恰好与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资本供给相匹配。反过来,银行业也没有充分的动力去考察贷款资金的流向。事实上,当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时,银行并不担心其后续的还款能力。另外,银行对贷后资金的监控能力有限,只能看到贷款资金的下一个环节,无法掌握多次汇款转账、多次账户转账后资金的实际用途。

相关部门今后还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避免相关违规行为的发生?对此,陶进告诉记者,除了加强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监管能力,编织更细致的监管网络,更需要依靠银行业的监管体系,引导各家银行严格执行账户和资金的贷前、贷中、贷后风险管理,对银行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长期来看,要彻底打破房地产的高杠杆模式,降低从拿地、开发、销售到购买的高杠杆。此外,要优化房地产市场运行机制,解决供求不匹配等结构性问题,同时加强房地产相关收入的税收征管改革,抑制房地产产生的过高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