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新)

本报讯(记者陆)长期以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担保模式弱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对于银行业来说,信用贷款要求高,审查严,银行贷款的主要结构是抵押贷款,信用贷款占比低。为此,青岛市人大代表、青岛张世尚佳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茂才提出,可以通过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完善信用信息查询机制,改进银行考核办法,提高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比重,切实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银行信贷业务结构中,往往以有抵押物的大中型客户为主。给10家资产质量好的大企业贷款,或者给100家抵押物不足的中小企业贷款,其中银行投入的人力与其承担的风险明显不同,后者可以有效分散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张茂才说,从承担风险的角度来看,银行通常会选择增加中小企业的抵押贷款。比如,除了企业的固定资产,他们还要求以企业家的个人财产抵押来转移贷款风险。

张茂才认为,贷款对抵押物的高度依赖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向银行和政府转移,银行对抵押物的过度依赖不利于其作为金融中介机构主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其识别企业家、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功能。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贷款贵的问题迫使创业者承担巨大的贷款压力和过大的贷款风险,大大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束缚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步伐。

对此,张茂才建议,金融机构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大数据平台和云计算技术,提高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实施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方法,合理划分金融资产风险,重点关注债务人履约能力评估、支付记录和财务状况检查,弱化对抵押担保的依赖。

张茂才在提案中建议,金融机构可以整合分散在税务、市场监管、海关、司法、公用事业、社保缴纳等领域的企业信用信息,从顶层设计上打破“信息孤岛”,将信用良好的企业纳入信用名单。政府监管部门要创造政策工具,支持银行发放更多信用贷款,引导银行合理配置金融资产,促进银行贷款结构改善。调整监管考核方式,考虑在考核体系中增加信用贷款指标,适时将银行信用贷款占比作为监管考核指标之一,引导银行加大信用贷款力度,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