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末,公募资产总规模达到8.83万亿元,离10万亿元大关只差临门一脚。而这背后,银行委外资金无疑是最主要的助推力量。
央行将银行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考核后,与委外资金密切相关的基金公司是否会受到间接冲击?债市又会否遭受重大冲击?对于上述疑问,基金公司内部也进行了紧急讨论。
多数基金公司表示,即使新规严格执行,资金仍然需要出路,债券仍然是银行重点配置方向,而委外仍然是银行的重要选择之一,因此,基金公司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公募委外依赖度或降低
多家基金公司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委外业务增长方面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具体数量难以预估。
今年以来,在股市低迷债市稳定的情况下,委外资金成为公募基金市场绝对主力。今年8月末,公募基金在经历8个月的起伏后,总规模终于突破2015年底8.4万亿的历史高点,创出新高8.53万亿元,而这一形势在9月仍然有所延续。
据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披露的最新数据显示,9月公募基金无论从规模总量还是规模增速,较8月都有明显提升。截至9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合计达8.83万亿元,环比8月上升3057.32亿元,增幅达3.59%;公募基金份额规模为8.43万亿份,较8月增加2983.23亿份,增幅为3.67%。
这与银行委外资金大举流入公募基金密切相关。统计显示,9月份公募规模增长最多的是债券型基金,从8月末的9866.18亿元直接跨过万亿大关至11471.10亿元,增幅达到16.27%;而封闭式基金从8月末的3419.73亿元增长至9月末的4362.28亿元,增幅更是高达27.56%。这两类基金都是委外资金入驻公募的主要渠道。
深圳一位公募人士表示,“今年很多基金公司的规模增长都是靠委外资金推动的,如果央行理财新规对委外规模增长造成冲击,那么未来基金公司首当其冲也会受到影响。但短期而言并不会有太大反应,因为目前央行只是把表外理财纳入监测指标,从监测指标到考核指标还需要很长时间。”
海富通债券基金部总监陈轶平则认为,这可能会刺激基金公司降低对委外资金的依赖度。陈轶平表示,“从目前来看,银行资产的配置需求与当今经济发展状态是匹配的,单纯地将表外理财纳入MPA并不会给整个态势带来大的扭转。但是,如果委外规模增速明显减少,公募基金行业可能会减少目前对委外资金的强烈依赖,寻找下一个新的产品模式。”
事实上,多数分析机构认为,即使将表外理财纳入表内,资金仍然需要出路,而委外仍然是银行的重要选择之一。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指出,“今年以来我们对委外进行了深入分析,当前银行委外资金不仅来自理财,也来自自营,而表内理财和自营资金一直在MPA考核中。即使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也不妨碍委外的继续增长。无论是银行表内还是表外资金,无非是投向金融和实体两大领域,在实体经济需求不振,同时房地产调控升级带来未来房贷收缩的情况下,银行整体投向金融市场的占比预计仍将持续上行,而囿于投研能力的限制等,委外仍是银行的重要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表外理财纳入MPA广义信贷考核后,银行对委外的投资收益率的要求可能会降低。
“其实在此次央行理财新规出来之前的一段时间,委外资金的投资收益要求已经有所下滑,”深圳一位公募投资总监向记者表示,“我们之前并没有发展委外业务,最近有这方面的打算,所以进行了一定了解。年初时委外资金的收益率普遍在4.5%-5%之间,有的则更高,但三季度以来伴随着债券市场收益率下行,银行委外资金对收益率要求已经降到4%左右,基金公司投标时也都比较谨慎。我们认为央行加强对表外理财的监管,也会使得这部分资金的委外投资收益率要求降低。”
短期债券市场将承压
虽然基金公司认为委外业务受影响程度不高,但作为委外资金最主要的投向,债券市场近期受冲击的可能性却较大。不少受访基金公司认为,短期而言债券市场出现回调的可能性很高,尤其低等级信用债风险更高。
博时基金固收部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果未来缺乏央行对此次新规带来冲击的安抚性措施,债市中短期内调整的幅度和时间可能会超过8月的那一次调整。”
前述海富通债券基金部总监陈轶平则认为,“表内资金更偏向于高信用等级债券,对低信用等级债券偏利空。短期由于消息面影响估计市场会有回调,长期要看央行处理杠杆问题态度的坚决程度和未来国内经济发展走势。”
事实上,在央行加强表外理财监管消息传出的前一天,债券市场就出现了较大调整。在近期市场持续上涨与基本面较平稳、资金面持续紧张的情况相背离的背景下,这一消息对市场情绪确实会有所冲击。
不过,基金公司对债券市场的中长期看法普遍仍比较乐观。有机构表示,如果债市出现明显调整,将是不错的介入机会。
金鹰基金固收总监刘丽娟谈道,“中期来看,决定利率债走势的仍然是基本面,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依然较弱,密集推出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也对基本面不利,如若央行不改变M2增长目标,银行总资产增速就难以放缓,新增资金表外转表内后,资产配置仍将继续向债券倾斜,市场结构调整完成后,最终有助于无风险利率下降。”
前述博时基金固收部人士则强调,“中长期的角度看,驱动债市长期走好的宏观因素没有出现变化,潜在增速持续下行格局下明显调整带来的都是机会。所以我们四季度策略就是‘短期交易、中期蓄势、长期看好’,交易上强调‘买跌’。现在需要安静的等待,等待市场给出再一次较好的参与机会,为明年的组合收益率打下基础。”(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