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再度提上议程 中国版“两房”徘徊在路上?

住宅金融之路

虽被多次提及,却并未引发市场太多关注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今年再度成为相关部门拟定的研究课题,但作为公积金改革的一大方向,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落地的最佳时机难以预料,也许前提之一是,楼市风平浪静。(周鹏峰)

对于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难产”的原因,上海地区一位业内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主要还是高层的重视和决心问题,中央的注意力在防范高房价的风险上,当年提出这个设想之后讨论比较多,但是后来的主旋律是去库存,现在的任务又是防范金融风险,“担心市场的解读从而进一步刺激高房价。”

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在提交的报告中再度提出,今年要研究设立国家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这一政策构想并非首次出现,早自4年前,十八届三中全会、国民经济公报等会议和政府文件中就多次明确提出,要研究设立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但几年过去,迟迟未有落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有关部门对于具体如何筹建这一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选择什么样的模式,均有过相关调研和内部讨论。对比各国住房政策性金融模式,国内更倾向于借鉴美国“两房”模式,即组建市场化金融机构,政府提供一定的信用背书,其中,一个可能的方向是,由公积金改制为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但落地时机则需诸多考量。比如,设立定位解决中低收入阶层住房贷款需求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会否导致市场误读,从而进一步刺激高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