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讯,近日福建三明学院有学生发微博称自己与多名同学被诱骗贷款买手机,办完贷款购机手续后,手机没拿到,却背了一身债务,20名大学生总欠款额高达20万元,无奈之下,只能向派出所报案。

校园贷,顾名思义是指一些网络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主要模式是通过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贷款或者小额现金贷款,收取分期手续费或者利息盈利。校园贷因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备受大学生的追捧。

校园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贫困大学生减轻学费压力,助其顺利完成学业。此外校园贷能够帮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符合当前大学生创业的社会主旋律,其益处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校园贷由于监管不严,部分网贷平台借着校园贷的外壳,干着高利放贷的勾当。2016年3月,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学生小郑因无力偿还近百万元欠款而跳楼自杀。近日,网上热议的95后小于深陷网络贷款高额利息陷阱,导致“裸条”被公布至网络,小于精神遭到重创,家人为其还50万元欠款,不得不卖掉房子。目前大学生消费心理不成熟,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等等症结严重,一旦消费欲望膨胀,便容易陷入校园贷陷阱,加之校园贷门槛低,相关部门缺乏监管,从而导致校园悲剧在一幕幕上演。

莫让校园贷“贷“进陷阱,需多方发力。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建立校园不良预警机制。对相应贷款平台,要提高准入门槛,严格平台经营资质和贷款资格的审核。严格按照我国法律对民间借贷利率的标准,加强对信贷平台利率的监管,对恶意放贷,高利放贷的平台,纳入黑名单,建立信贷平台诚信档案,从而整肃校园贷鱼龙混杂的局面。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校园贷的消费主力军们,要正确看待借款行为,选择正规化的校园贷平台,要理性消费,不盲目攀比,真正做到“把钱用在刀刃上”。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要取之有度。要理性借款,合理消费,才能让校园贷“贷”出机遇,“贷”出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