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讯,今年以来,关于校园贷的新闻屡见不鲜,令人唏嘘不已。本是为帮助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或者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一臂之力的校园贷为何总是被诈骗、色情、自杀等负能量笼罩?这些乱象从何而生又或者大学生这一群体为何如此脆弱?

校园贷不需要烦琐的申请手续,也不需要相应财产的抵押,更为灵活便捷。但是,随着校园贷的火爆,一些第三方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学生金融知识匮乏以及虚荣心态,钻监管的空子,打法律擦边球牟取暴利,更有甚者,借贷平台本身就是高利贷公司,其抵押方式和催债方式都涉黄涉暴。反观目前的中国高校学生,其中很大一部分没有正确的消费观念,借贷风险意识极其薄弱。一旦这一部分高校学生遇到别有用心的贷方,那么就很容易被牢牢套住,由此产生的后果往往仅凭学生本身是无法承受的。

对此,一方面,相关部门的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在考虑到高校学生本身防风险能力差的因素的基础上,必须对校园贷平台加以严格监管,对存在漏洞的平台要坚决取缔;另一方面,高校在加强对大学生消费观和理财观的引导外,需要对校园贷风险教育。此外,大学生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退一步讲,即使已经深陷其中,也要抱着吃一堑长一智的态度,理性解决,切不可意气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