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过款的朋友应该了解过,银行有一种还款方式叫做“先息后本”,即每个月偿还利息,到期还本,这种还款方式大部分银行是要求每年过一次桥,例如做了一个50万3年期先息后本的信用贷款,那么要在每年的第12个还款日将利息和本金一次性偿还,1天或者数日后会再次放款,但一般情况下银行会再次审批贷款人的资质,如果负载过高,就可能拒贷。这种方式主要用来检验贷款人还款能力,但并是不每个人都有能力一次性偿还资金,于是,“过桥”业务应运而生。

百度词条对“过桥”的解释是:该贷款又称搭桥贷款,是指金融机构A拿到贷款项目之后,本身由于暂时缺乏资金没有能力运作,于是找金融机构B商量,让它帮忙发放资金,等A金融机构资金到位后,B则退出。这笔贷款对于B来说,就是所谓的过桥贷款,过桥贷款是银行和企业间的借贷行为。

听起来过桥贷款就如及时雨,但它不应该成为“救火”的标配。作为一种用来周转的短期资金,通过过桥资金与长期资金对接,用于弥补借款人短时间内的资金缺口,这项业务如果做得好可以三赢;如果做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什么意思?以《人民的名义》为例:

大风厂这家民营服装厂是经国企改制而来,出于经营的资金链需求,该公司每年都会向当地城商行贷款,因此形成了旧贷还新贷的局面。但根据流程,新贷的批复需要时间,所以“过桥贷款”就来了,大风厂向山水集团借了5000万过桥贷款,用于偿还原先银行的贷款,并以大风集团的股权作为质押。这一过桥贷款日息4‰,使用6天,总利息120万,在不算利滚利的情况下,年化率就是146%。至此,随着剧情需要,大风厂的银行贷款被拒绝,于是山水集团的过桥贷款无法偿还,员工股权被迫转让。

一位业内人士说过,过桥贷款有三“小”:

1、贷款期限越短承负利率越高;

2、资产规模越小的企业承负的利率越高;

3、贷款金额越小承负的利率越高。

再举个例子:

李磊开了一家奢侈品公司,为了囤货,他向银行贷款600万,到期由于资金紧张周转不开,他又向另外一家银行申请贷款,而银行贷款需要一定时间审批,于是李磊跟好朋友韩梅梅所在的担保借了600万过桥,因为不确定银行批复下来时间,他们规定:用4天,日息6‰;用7天,日息4‰。韩梅梅念在好朋友的情谊上,当然还有看中了过桥贷款的高额利息,于是欣然同意这笔过桥贷款,解决了李磊的燃眉之急,新的银行打款批复4天下来,李磊连本带息一共偿还韩梅梅614.4万元,利息14.4万。

由此看出,过桥贷款期限短、收益高。有人指出,银行贷后审查的成本没降下来,企业仍然要通过先还清贷款来证明其继续承债的能力。一旦企业无法先行偿还贷款,只能选择展期,而这会让企业背上征信记不良记录,后续想进一步融资就更难。

总结起来,过桥风险高,各方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