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月26日讯,近日,2016第十届国际湿地大会在中国举行,来自10个国际机构、72个国家和地区的约800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会。会议期间,大会组织了十余个主题的71个分会场,安排了包含10个考察点的5条会间考察路线,使与会人员现场感受中国湿地的建设成就。中国经济网记者在此期间跟随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官员赶赴宁夏,在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采访了办公室主任李保国,针对银川如何利用亚行贷款综合开发湿地进行了详细且深入的探讨。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湿地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因此,人们形象的比喻: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

湿地是生态服务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综合功能。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全球都在竭力探寻保护利用湿地之道。 李保国向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塞上湖城”是银川市的别称,历史上银川曾有“七十二连湖”。银川湖泊湿地分布密度大,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少见。银川市正在努力打造”城在湖中,湖在城中”崭新的“塞上湖城”,通过开展湿地保护、建设与恢复等工作,逐步建立和形成了河里、完整的湿地保护体系。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然而,这一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大工程的资金从哪里来?李保国告诉记者,2011年以来,银川市利用中央财政预算内扩大内需资金、亚洲开发银行(亚行)贷款宁夏生态与农业综合开发-银川湿地项目资金,对市域范围内的一些重点湖泊湿地进行植被恢复、鸟类栖息地修复、湖泊清淤疏浚等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

李保国强调说:“亚行贷款宁夏生态与农业综合开发银川湿地项目于2011年下半年正式启动实施。我们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外债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亚行贷款银川湿地项目的年度批复文件,认真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按照亚行贷款项目建设程序及采购方式分年度对项目进行了招标采购。截止2015年12月底,共完成了36个合同包的采购,目前项目累计总投资9724.8742 万元人民币,实施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湿地管理及科普教育设备采购、实施机构能力培训。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地点为鸣翠湖、海宝湖、宝湖。湿地管理及科普教育设备的98%服务于这三个湿地,实施机构能力培训主要针对银川市市域范围的湿地管理单位的管理及技术人员。”

五年过去了,亚行贷款宁夏生态与农业综合开发银川湿地项目获得了哪些成果呢?目前,银川市湿地面积5.31万公顷,全市有自然湖泊、沼泽湿地近200块,其中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沼泽20多块。银川湿地是中国西部以及东亚-澳大利亚鸟类重要的迁徙路线和栖息繁衍地,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植物约190多种,湿地野生动物有150多种,其中有鸟类239种。

中国经济网记者专程走访了该项目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的实施地点鸣翠湖、海宝湖和宝湖中的鸣翠湖。湿地公园入口处一块大石头上豁然醒目地刻着几行大字: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亚行贷款项目碑记。

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董事长孙建华向记者介绍说,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是亚行贷款宁夏生态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子项目《银川湿地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中的一部分,宗旨是恢复保护项目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引进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方法,实现项目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亚行项目自2011年建设至今已有5年时间,总共投资约5809.58万元。银川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是该项目的实施地点。

孙建华提出,鸣翠湖按照国家《中国湿地行动计划》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中保护湿地的目标任务,以综合生态治理和管理为理念,以保护湿地资源及生物多样性,恢复和提供湿地资源的生产性为目的,以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和合理利用工程为重点,以完善湿地保护管理和社区参与、加强湿地科研、监测、培训、宣教等能力建设为保障,促进项目区湿地资源的恢复与保护,提高项目管理能力。目前,项目累计投资2171.13万余元。

从项目启动负责执行的梁楠是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副总经理。他介绍说,通过项目建设,首先是湿地保护恢复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增加了园区的植被覆盖度,改善了驳岸及湖滨植物保护带状况,清除了湖区淤积底泥,恢复了湖区蓄水量,增加水质自净能力,以此在改善湖区水质,为野生鸟类繁殖提供隐蔽、繁殖场所,并很好地防止了偷捕偷猎、乱砍乱伐、放养家畜等问题,减少人类活动对湖区生物的干扰,为湿地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此使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及周边自然生态资源得到妥善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干扰因素,促进了因人类活动而受到破坏、干扰的生态系统的恢复,遏制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趋势,减少环境污染,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通过监测分析,2010年至2015年期间,鸣翠湖通过湖底清淤工程及退塘还湖工程,北湖增加湖泊深度约0.6米,增加蓄水量约50万方;南湖增加湖泊面积约9公顷,增加蓄水量约20万方。加之鸣翠湖在生态补水方面的努力,湖区补水天数增加20天,鸣翠湖湿地蓄水量较2012年增加约100万方。也保证惠农渠补入的黄河水在泥沙及有害物质初步沉淀净化后再补入南湖。

梁楠说:“也因为鸣翠湖生态旅游的发展,带动周边掌政镇居民的就业,有效增加经济收入,自项目建设至今,鸣翠湖有一半员工是招收自掌政镇的居民,周边大小农家乐数量也增加到40余家。通过我们的努力,各级林业、水利、环保、旅游机关对鸣翠湖的发展业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鸣翠湖在湿地保护和恢复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为银川市整体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保障。”

记者了解到,通过亚行项目的实施,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在增加游客进行生态旅游的同时,推动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接触湿地、接触大自然,在不经意间受到生态保护意识的熏陶,接收到最真实的科普教育。该项目也使青少年们可以通过游览参观,了解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提高人们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自觉意识。这一切都对保护鸣翠湖湿地自然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银川地区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互联网的发展也为鸣翠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保护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梁楠提出,按照亚行项目的统一部署,为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无线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信息技术,推进旅游目的地营销、旅游文化传播、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综合服务、湿地保护及科普教育,积极推动智慧旅游工作,宣传鸣翠湖形象,服务市民、游客。

记者了解到,目前鸣翠湖实现了无线WIFI全覆盖,安装免费wifi将有助于利用背后的大数据,给游客带来实惠便利。湿地保护监控鸣翠湖运用智能视频监控、移动网络、物联网等技术和手段安装了监控系统,景区安装了50多个高清摄像头,从安全防护、湿地保护、鸟类监控等方面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并设立了监控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打造旅游安全决策及应急指挥平台,有效预防及科学、高效处理旅游系统突发事件,不断提高预防和控制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对突发紧急情况的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影响和损失,保障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另外建立了鸟类监控识别系统,通过云计算和分布式存储,自动将监控系统中有鸟出现的视频识别分析出来并加以标注保存,为湿地鸟类保护提供了底层准确的大数据。

孙建华强调说:“通过亚行贷款项目建设,鸣翠湖湿地近年来在湿地保护恢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及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