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内需型工业品(化工、黑色建材等)、贵金属谨慎偏多;原油及其成本相关链条、有色金属、农产品中性;

股指期货:谨慎偏多。

核心观点

人民银行8月12日发布中国7月金融数据,我们点评如下:

信贷扩张放慢,经济温和筑底

6月的“透支”加剧社融数据回落。7月的社会融资规模新增7561亿元(人民币,以下均为人民币计价),同比少增3191亿元,环比少增4.4万亿。分项来看:一、7月新增人民贷款4088亿元,环比少增2.6万亿;二、政府债券发行显著放缓,7月新增3998亿元,环比少增1.2万亿,考虑到6月底基本完成全年专项债额度的发行,7月政府债券发行回落也在预料之中;三、7月企业债融资新增734亿元,环比少增1449亿元,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新增1437亿元,环比多增848亿元。

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扩张意愿不足。7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790亿元,同比少增4010亿元,环比少增2.1万亿。分项来看,一、融资期限结构来看,短期票据冲贷的现象仍明显,7月票据融资新增3136亿元,环比多增2340亿元,7月短期贷款下降679亿元,环比少增1.2万亿,7月中长期贷款新增4945亿元,环比少增1.3万亿;二、企业和居民部门信贷扩张意愿仍低迷,7月居民户中长期贷款新增1486亿元,环比少增2680亿元,非金融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3459亿元,环比少增1.1万亿。

市场流动性仍相对宽裕。7月的M0同比增长13.9%,前值为13.8%,M1同比增长6.7%,前值为5.8%,M2同比增长12%,前值为11.4%。M1-M2增速剪刀差回升至-5.3%,前值为-5.6%,代表市场资金“活期化”,该指标对A股具有一定前瞻性,流动性层面对股指有一定支撑。

7月金融数据显示经济仍处于温和筑底进程,不必过度解读。7月领先经济的社融存量增速下降0.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速下降0.2个百分点,显示经济仍处于温和筑底进程。对于环比大幅下跌,我们认为一方面是6月过度“透支”造成的,财政部要求6月底基本完成全年专项债额度的发行工作,加剧了数据的环比波动,另一方面存在季节性回落的原因,在季末银行绩效考核过后,信贷增速出现季节性回落。总体而言,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扩张意愿不足是目前担忧的核心,结合货币供应增速回升,目前市场并不缺少资金,问题在于宽松政策的传导不畅。考虑到政府的稳增长意愿明显,以及天量专项债发行支撑基建托底下,下半年国内经济我们仍保持乐观的预期。

下半年有望新增专项债1.2-1.5万亿。2022年6月基建和地产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9.3%和-5.4%。假设全年GDP目标为5%,假定地产投资增速维持不变,基建投资增速要多增7.1%才能对冲地产的拖累;悲观假设地产增速继续下行2%,基建投资增速需要多增8.6%;乐观假设地产投资增速回升2%,基建投资增速仍要多增5.5%。按照中性假设来测算,今年7-12月的基建投资累计值增量约为12万亿,对应的政府专项债资金约1.2万亿;如果按照全年预算收支目标来看,在政府土地出让金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全年的财政收入缺口规模约1.5万亿。

我们用近5年的基建和地产投资额对应具体商品消费量来测算弹性。基于以上基建和地产投资增速测算,在监测品种中,地产投资回升拉动相对显著的是粗钢、铜、铝;基建投资回升拉动相对显著的是沥青、铝、锌。

行情分析

7月金融数据不改国内经济乐观预期。政策预期层面,7月底政治局会议延续了稳经济、稳民生、强基建、稳地产的总基调,料对内需经济有所提振;房地产托底及救助相关政策(如保交楼、选择性救房企)也将逐步进入落地窗口期。目前流动性层面相对宽裕,但非政府部门信贷扩张偏慢,经济回暖的节奏也偏慢,高频的30城地产销售维持低位和黑色五大建材表需表现偏弱。核心担忧在于居民和企业部门信贷扩展偏慢,短期商品市场可能会再度博弈国内的弱现实和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