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式营销获客 强制办卡没商量

“信用卡说了不办,还是电话短信邮箱疯狂推荐、骚扰,不办卡就不停地骚扰。”山西的杨女士对信用卡的疯狂推销感到很无奈,“经常是正在上着班、开着会,这种电话就打进来了。”

现在,信用卡的发卡推销花样繁多,已经不局限于直接上门或到办公室推销。例如,与商场、超市、电影院、大型展览、热门手游等合作发联名卡。在人流密集的商场超市经常会看到银行信用卡“摊位”,以办卡送行李箱或“刷卡返现”、免年费等来吸引消费者办卡。

借助互联网化,信用卡推荐广告无孔不入。浏览新闻、观看短视频甚至在微信上阅读一篇文章,都有可能会被推送信用卡广告。有的银行则粗暴地采取捆绑式强制办卡,不少消费者反映,申请房贷、消费贷时被强制要求办信用卡。

北京白领郝女士在没有同意办卡的情况下,直接收到一张快递到家里的信用卡。“我当时上班不在家,快递送过来也没有要求一定要本人签收,就这样莫名其妙被办了一张信用卡。”

“免年费”馅饼其实是陷阱

“被礼物吸引,却走进大坑。这样的办卡诱惑一定要抵住,不然后悔不迭。”网友“猫哥”在网络上的一篇文章写道,自己在礼物的诱惑下办理了一张信用卡,没想到未激活开卡的信用卡也要交年费,不知情的他三年未缴年费被计入了逾期,导致买房办房贷时征信没通过。

不少信用卡在推销时会以“免年费”为宣传点,但实际上免的只是第一年年费,或者每年要交易到一定额度才可以。

“这种隐瞒消费条款、不告知全部权利义务、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太让人气愤了!”张女士说。

应强化发卡规范性

河北省消协今年3月发布的信用卡消费调查报告显示,由于银行对信用卡领用条款及章程提示说明不到位引起的疑问和纠纷占比26.32%,而由于合同中存在不平等条款等产生的疑问和纠纷占比为10.53%。

“我手上已经有4张信用卡,其中两张是办贷款的时候被强制要求办的。但我还是经常收到银行发来的各种办理信用卡的邀请,而我根本不需要再办了。”上海白领陈女士说。

实际上,2009年原银监会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就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发卡行为规范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对信用卡申请人履行必要的收费和风险告知义务;未经持卡人授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信用卡激活前,不得扣收任何费用。

消协相关人士认为,银行信用卡相关解释提示服务有待加强,应加强对合同条款的解释、规范,加强在信用卡申办过程中的规范化、标准化服务,确保消费者在申办中了解各项注意事项,优化使用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