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税所得额 = 收入总额 - 允许扣除的项目(成本费用、损失、税款等)

应纳税所得额 × 应纳税所得率(25%)= 应纳税额

问答

如何计算收入总额?

收入总额包括企业从各类业务活动中取得的收入,包括营业收入、利息收入、股息收入等。

哪些项目可以扣除?

允许扣除的项目包括与收入取得有关的成本费用、营业外支出、职工薪酬福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

税款是否可以扣除?

税款是不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企业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等流转税也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抵减。

亏损可以如何处理?

企业发生亏损时,不得直接从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亏损可以结转至以后年度,在以后年度实现盈利时抵减应纳税所得额,最长结转年限为5年。

小微企业有哪些税收优惠?

小微企业可以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普惠性减免、核定征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期限是什么?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期限一般为年度申报,纳税义务发生年度的次年4月至6月进行申报。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企业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那么怎么计算企业所得税?

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所得税其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但在会计实务中,按《小企业会计准则》核算的小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利润总额(税前会计利润),从会计核算资料中无法直接取得应纳税所得额这一指标。并且由于《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对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的确认时间和范围也有所不同,小企业按照会计核算的原则和方法计算的利润总额,与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小企业应当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进行纳税调整,计算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举例:企业利润:100万业务招待费超标:2万国债利息收入:1万已预交企业所得税:3万企业应交所得税=(100-1+2)*25%-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