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的概念

工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具体包括因执行工作任务遭受的事故伤害,因工作原因受到职业病侵害,以及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伤害等。

工伤认定条件

认定工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发生的事故或职业病与工作有关;二是事故或职业病导致劳动者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三是按照国家规定申报工伤。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具体赔偿标准由劳动部门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确定。

工伤预防

预防工伤是企业和劳动者的共同责任。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劳动者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工伤维权

若劳动者认为自己遭遇工伤,可以向所在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不予认可,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


什么是工伤?

什么是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一个社会保险险种设立一个独立基金的原则,分别有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遵循“统筹共济”“大数法则”的原则,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广泛筹集资金,解决劳动者因工伤残或死亡之后本人或遗属的经济补偿问题。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必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

什么是工伤认定?据了解,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一般由劳动行政部门来确认。

【名词解释】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我国原劳动部1996年发布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实行办法》对工伤的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引起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其范围为: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重大利益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实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 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救、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军人复原专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性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在合理时间内其他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意外属工伤。其中下班后等交通的高峰时段过了之后再回家,属于合理时间;下班途中需到菜市场买菜再回家属合理路线。(上下班途中受伤指的应当是在合理时间、路线上发生的,且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

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