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晚间,央行突然宣布,从10月8日起,新增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将在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基础上加计点形成。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第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60个基点。此次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实际上并不意外,而是在意料之中。

早在8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就表示:对于房地产市场,要坚决贯彻“房住不炒”的方针,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手段,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基本稳定。

8月16日,中国提出改革和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8月17日上午,央行宣布,中国将首次发布新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以降低实际利率。最明显的是,以前的贷款最优惠利率被更新为“贷款市场的报价利率”。其实说这些概念我们老百姓并不关心,我们更关心的是,此举是不是对楼市利好,是不是未来贷款能够降低成本,买房是亏本还是赚钱?房价是升高还是会降低?

从新政中不难看出,两边都堵,也就是说,一方面要保证实体经济不能过热,另一方面要保证实体经济能够提振信心,最终还是出于稳定的需要。对于刚需来说,买房基本上影响不大。

购房者不会因为这个变化而拒绝买房,也不会因为这个变化而决定自己是否买得起。更重要的是,释放的信号很明确,一切都是为了稳定。关于房价的变化,恒大的任泽平有句话,叫做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

事实上,金融政策可以决定房地产市场是否繁荣。如果防风险、去杠杆成为主基调,大部分城市的短期房价都会受到影响。至于房价是高位盘整还是持续下跌,除了金融,还要看经济、产业、人口等基本面因素。显然,没有基本面的城市安全边际最低。

房地产政策对房价影响很大,但并不起到决定性作用。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新生人口的减少和国内人口老龄化的严重。未来几十年,人们对房子的需求会下降,房地产市场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房价很可能会下降。

短期来看,房价可能会因为政策导向而发生变化。长期来看,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大城市,房源会变得紧张,房价也会上涨。所以我们要看清政策的走向,做市场的先知,而不是等到整个市场的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你才发现情况不对,然后你才发现自己又被时代甩在后面了。新机制将成为房地产调控的工具,根据各个城市的冷热情况及时调整。有上调有下调都不难理解。长期来看,对刚需有利,对多套房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