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协议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抵押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三百八十八条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抵押合同的法律效力即指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约定设立的抵押权的成立。抵押权是合同双方预期的法律效果。

在合同生效前,它虽有合同约定,但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实际存在。只有在办理抵押登记之后,抵押权才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

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有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签订了抵押协议,双方签字后抵押协议生效。

抵押物经登记,抵押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未经登记,抵押权人对抵押物不享有优先受偿权。抵押协议经双方签字生效,抵押权自登记时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