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少农民朋友来说,在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时,经常会遇到缺少资金的难题。近几年来在我省一些贫困农村出现了“互助资金协会”,农民不出村,就可以向协会方便快捷地借到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身边的“土银行”。那么,“土银行”是个什么样的组织,是怎么运行的?目前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本栏目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蓝田县洩湖镇黑沟村:在蓝田县洩湖镇黑沟村,一说起“互助资金协会”,村民胡云贵就很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他家原来有十亩苹果树,但是由于地理环境等原因,效益一直很差。2010年,看到一些村民将苹果园改种成了更适宜核桃生长的核桃园,经济效益非常好,胡云贵也想改种核桃。然而,资金问题却成了他面前的一道坎。

  黑沟村村民胡云贵:你像挖坑,栽植呀都用些钱呢。

  记者:需要多少钱?

  黑沟村村民胡云贵:那这些下来得一万多块钱呢

  俗话说:“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胡云贵家庭贫困,要筹集到一万块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黑沟村村民胡云贵:咱没担保没抵押,也不好贷,去借,群众都困难。

  就在胡云贵为钱犯难的时候,他听说村里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只要交纳500元成为会员,之后就能很方便地贷到钱。

  黑沟村村民胡云贵:交了五百块钱的会费,就成了会员,就有了贷款的资格了。

  随后,胡云贵将自己想贷款种核桃的想法告诉了互助资金协会,在写了借款申请,找了五户村民联保后,三天时间就拿到了借款。据介绍,“互助资金”的年利率为6%左右,比在信用社贷款利率低,而且办理起来不需要财产做抵押,也没有其他繁琐的手续。

  黑沟村村民胡云贵: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也不用跑远路。

  记者了解到,帮助胡云贵解了燃眉之急的“互助资金”是我省在贫困村建立的一种生产发展资金。它将财政扶贫资金和贫困农户交纳的互助金按照互助合作、小额有偿、周转使用的方式借给农户,帮助农户解决资金困难,并通过发展生产增加收入。黑沟村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陈书贵说,2009年,省扶贫办给他们村拨付了22万扶贫资金,建立了互助资金协会,目前已经发展会员60多户,总额25万多元的互助资金已经有序地贷给了需要资金发展生产的贫困村民。

  黑沟村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陈书贵:我觉得确确实实解决了农村,想致富没有钱的这个困境。

  陈书贵告诉记者,为了确保互助资金的安全,他们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就是要向互助资金协会贷款,首先要确保贷款用于发展生产;其次,借款人还要与协会签订用款合同,设定还款期限,并有五户村民做担保。

  记者了解到,除了蓝田县,我省的永寿、淳化、白水、横山等地也先后在一些贫困村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那么,这些地方对互助资金的利用情况如何呢?

  2009年永寿县马坊镇仇家村利用15万元中省扶贫资金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目前,全村192户村民已经有40多户加入了协会。村民张俊生告知记者,从2004年开始,他就与人合伙种了30亩莲菜,但一直以来,由于资金紧张,有时连给莲菜施肥的钱都没有,经济效益也就很一般。得知村里成立了互助资金协会,张俊生赶紧加入协会,仅用了三天时间,就贷到了四千块钱。

  仇家村村民张俊生:把这个互助资金贷上以后,按人把钱凑齐把肥料投资进去以后,去年一个人要分了一万一千多元。

  据了解,我省自2006年开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工作,截至2011年底,互助资金项目已覆盖我省10个市97个县,互助资金项目村已累计超过了2000个。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3.85亿元,入会农户197581户,累计发放借款4.41亿元,受益贫困群众达到10万多户。

  看来,互助资金这个农民身边的“土银行”的确为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互助资金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资金量小,会员管理松散等情况,导致不少人缺钱的时候却无款可贷。

  在蓝田县洩湖镇黑沟村采访时,互助资金协会就向记者反映,由于互助资金的资金量有限,常常是有会员来贷款,协会却无款可贷。

  黑沟村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陈书贵:有些人还想贷钱,但是给咱村上的22万块钱已经贷出去了,有些人想贷咱没啥给放。

  对于资金量偏少的问题,永寿县仇家村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仇健民也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他们村只有15万的互助资金,会员就有40多户,而村民都是抱着想贷款的想法才入的会,一般都是入会后马上就要贷款,为了给更多的农户提供贷款,所以协会规定每户最多只能借贷到三千到五千元。但这样一来,就很难真正解决群众发展种养殖业的燃眉之急。

  仇家村互助资金协会理事长仇建民:这几年光买个羊就得2000块钱,一个牛三千多元,有时连一个牛都买不到只能买个牛娃儿。

  对此,不少群众都希望政府能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同时也希望村民都能积极地入会,合理地安排借款,不能借不到款就脱会,或者一脱贫就脱会,这样才能使互助资金协会良性运行,互助资金越滚越大。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互助资金”这种扶贫新模式,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增强了群众的参与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村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矛盾。但另一方面,如果能对基础好、热情高、需求大、运作规范的贫困村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互助资金协会”这个农村“土银行”才能惠及更多的老百姓。(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