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107个区县中,有56个国定贫困县,其中11个是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可谓十分艰巨。11月16日,在第141场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陕西省银监局副局长刘政介绍了该省银监局引导银行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六项措施和深度扶贫情况。

刘政介绍, 陕西银监局建立了六项机制大力发放扶贫小额信贷。第一,落实“四单”,单列扶贫信贷资源,全省今年扶贫信贷计划577亿;单建扶贫机构或机制;单独考核贫困地区的金融覆盖率,逐一制定分年度的覆盖计划,明确责任机构覆盖时间和覆盖方式;单独开发扶贫信贷产品,目前已开发产品有50多种。第二,实行分片包干双“责任田”机制,对辖内1096个乡镇实行银行、政府双包干,要选择一家金融机构,由其实行兜底。第三,开展基层银行和基层党组织“双基联动”机制,建立近两万个“双基联动”的工作站,为240万户农户授信1500亿元。

第四个机制是实施差异化监管机制,给予扶贫贷款的不良贷款比一般贷款高两个点的监管容忍度,同时对金融扶贫成绩突出的银行,在资本计算、监管评级、市场准入方面给予特殊的安排;第五,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允许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补偿信贷风险,建立风险补偿金13亿元,配合地方政府出台《陕西省金融扶贫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建设方案》,明确各方责任;第六,建立扶贫小额信贷的考核机制,制定了信贷投放量、信贷计划完成进度、有效信贷需求申贷获得率、基准利率执行情况、监管政策落实情况五个维度的指标。

陕西的11个深度贫困县集中在陕南,存在资金外流严重、存贷低,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对此,刘政介绍,陕西银监局制定了针对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六条措施。 一是制定更高的目标,深度贫困县的存贷比、贷款增速均不低于一般贫困县;二是给予更优惠的信贷政策,对深度贫困县的扶贫小额信贷执行更优惠的利率、更高的额度;三是更有利的监管激励,对深度贫困县的扶贫小额信贷的不良监管容忍度在一般贫困县的基础上再提高1%,对深度贫困县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和扶贫贷款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按规定执行比较低的风险权重,并对符合合格缓释品条件的政府增信部分免予记提监管资本。

刘政介绍,截至9月末,陕西贫困县贷款余额2871.5亿元,增速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贫困户贷款194.9亿元,余额增速高于全省农户贷款增速12个百分点,户数占全省贫困户总户数的40%左右。

此外,扶贫小额信贷“量增价减门槛降”,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累计投放扶贫小额信贷42.3亿元,环比增长84.9%,存量达80.5亿元,当年信贷计划完成度117.5%,整体上提前完成当年信贷计划;利率实行基准利率;申贷获得率99.2%,处于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