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实体经济成本,特别是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从企业的角度看,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民营企业座谈会提出着重解决这一问题,随后相关的政策密集出台。但从银行的角度看,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我国一项重要目标。2013年7月20日,国务院、央行就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贷款利率将根据市场来决定价格。如何处理围绕着利率定价问题引起的矛盾?搜狐财经-搜狐智库《致知100人》访谈了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浙商银行原行长刘晓春在接受《致知100人》访谈时表示,市场利率放开,银行才能更好地配置资源,让真正高效益的企业获得贷款,同时淘汰低效益的企业。所以不能企业倒闭了就怪银行融资难、融资贵,有企业倒闭是正常的事情。
刘晓春指出,通过利率市场体现风险差价,才能使企业更有市场竞争力。现在好多企业仍然是靠政策存活,而不是靠市场存活。“靠市场存活”指的是能够承受高的融资成本,在市场上经营得好,融资成本反而又下降,市场才有活力。
“所以靠低价格去喂市场,这个市场是没有活力的,在没有活力的情况下,银行当然不愿意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刘晓春坦言,如果市场利率放开,风险在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那么利率高一点它也愿意。但是银行明明看到有风险,成本高还不让银行提高利率,银行当然情愿去做简单、安全的业务。
他强调,国家在支持民营经济、中小微企业方面可以有一些政策,但是不能用政策去喂它,那是喂不好的。“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都要赢得市场的信任,而不是靠政策、靠舆论来同情,靠同情出来的企业是没有市场竞争力的。只有让他到市场上去摔打,该倒的倒,企业才会有强有力的素质。所以支持是一方面,但不能变相扶持。”
他还指出,国家在宏观上面可以支持中小微企业,但是不要到微观上扶持,微观上应该让商业机构自己去取舍。微观个体的企业一定要让它到市场中去,通过大政策让商业机构自己进行选择取舍,按照市场化原则选择是最重要的。
“好比央行推出一些支持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再贷款利率比较低的优惠政策,至于哪些银行愿意去做,让银行自己去选择。每个银行选择自己不同的战略客户群体,市场的层次就会拉开来,这样才能造成银行的差异化竞争。有一些愿意去做高风险小微群体的银行,就让他去做高风险的小微群体,允许他的不良率高一点,只要他的成本能覆盖,整体风险能把握住,银行照样是盈利的。”刘晓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