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汇丰银行在大足设立重庆首家村镇银行;2009年,汇丰分别落子丰都和荣昌;同年9月,澳大利亚最大商业银行澳新银行布局梁平;同年,花旗银行宣布在北碚成立第一家贷款公司。外资行在密集布局农村金融市场时,曾放言将加速扩容,不断增设网点。  如今,外资行当初的豪言大都没了下文,多数外资村镇银行均按兵不动。不过,业内分析称,这只是“下乡”路上成长必经的过程,外资村镇银行无限风光在未来,联手中资银行就是可行的捷径。  5年前,外资行开始在重庆布局村镇银行。5年后,当年迫不及待要分食农村金融蛋糕的外资行,却均“按兵不动”。  现状  开业两年才盈利不敢谈扩张  “你看我们进重庆后,最近几年都没有增开网点和支行,就知道‘下乡’路不那么好走。”我市某外资村镇银行负责人刘强(化名)说起村镇银行时连称,这条道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美好——躺着都可以赚钱。  “企业内部现在对我们的要求不多,就是稳健经营,短期内也没指望我们经营规模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更别说加速扩张。”我市另一家外资村镇银行负责人王越(化名)透露,他们开业两年左右才开始盈利。外资行下乡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可能一下把摊子铺那么大。  “外资下乡真正的高峰期是在2008年和2009年,这与当时的政策背景和导向有很大关系。”刘强告诉商报记者,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外资行希望在经济发达、大企业聚集的大城市开设网点。但在大城市开设网点不仅较难获批,而且竞争太激烈。而开村镇银行则容易获得审批,既响应了支持“三农”的号召,又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获得回馈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口碑。  银行业内人士分析称,作为支持农村金融服务的回报,监管部门可能会允许外资银行在大城市设分行,这也是不少外资行先设立村镇银行的目的。商报记者了解到,澳新银行进驻重庆,就从某种程度上印证了这种说法。2009年,澳新银行在梁平设立澳新村镇银行后,2011年才在重庆设立分行。  外资村镇银行多“按兵不动”  不敢在农村把摊子铺得太大,几乎是所有外资行当前的共识。  来自市银监局的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5月末,重庆共5家具有外资背景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4家村镇银行和一家贷款公司。就村镇银行而言,汇丰银行分别在大足、荣昌及丰都布局,澳新银行则在梁平落了一子。而花旗银行则在北碚成立了贷款公司。  商报记者了解到,外资村镇银行业务均以小微企业贷款为主,与大银行搞差异化竞争。市银监局的数据显示,4家村镇银行注册资本1.2亿元,贷款余额5.63亿元。其中,农户贷款和小企业贷款余额占98%,贷款客户2605户。  不过,外资村镇银行在加大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同时,自身盈利水平和经营规模效应未形成。5年来,仅大足汇丰村镇银行在龙水和双桥设立了支行,其余3家村镇银行均“按兵不动”。而在进入重庆之初,曾有一家外资村镇银行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扩容,重庆地区的网点将拓展到3~5个。不过,这事至今仍没下文。  原因  投入高收益少 经营“水土不服”  来势汹汹的外资银行“下乡”后,如今为何“按兵不动”?  “外资村镇银行布局激情消退最根本原因,在于前期成本投入太高,而收益太少。加上经营模式的‘水土不服’、专业人才匮乏、吸收存款难等系列问题,自然不敢轻易扩张。”刘强向商报记者透露,村镇银行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都很高,村镇银行起步初期一般都需要总部支付额外津贴专门派团队扶持,加上对当地客户情况不熟悉,偏远地区信贷文化薄弱,业务开展远不如在东部发达地区顺利。打个比喻,村镇银行在中西部地区赚一块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成本和努力,而在东部发达地区可能只需要付出十分之一的努力。  “外资银行总部给村镇银行的权限非常有限,在产品设计和风险控制、营销方面,往往都是复制的总行经验。而这些模式在面临村镇银行的客户群体时,就可能‘水土不服’。”刘强坦言,很多村镇银行都推出了自己的特色产品。比如有的主打小额贷款,专门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家庭作坊和自然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小额贷款。而有的则根据当地特色产业个体户的信贷需求提供服务。但在做这样的创新时,需要向总行层层报批,耗时又费力,往往错失了最好的推出时机。因此,短期来看,外资村镇银行成立半年内就实现盈利,几乎不可能。  吸储困难 “空降兵”难敌本土行  “在县域经济里,农行、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多,吸收存款量大,对外资村镇银行的业务形成很大挑战。”市内一大型中资银行负责人坦言,由于农行、农商行、邮政储蓄银行等老牌涉农银行布局进入区县市场的时间早,基本上覆盖了所有乡镇,存量客户较大,而且营销人员多为本地人,比外资银行的“空降兵”更了解当地市场。  “目前有的村镇银行已达到盈亏平衡,有的还在努力中,还未实现盈利。”一外资行内部人士透露,这些老牌的涉农银行在农村市场早已根深蒂固,村镇银行要在老牌涉农银行的根据地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盈利,也不现实。  “村镇银行面临吸储难的现实,大都选择存款利率一浮到顶,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0%的策略。按规定,虽然村镇银行只能向本区县内客户贷款,但理论上可以接受全市的居民存款。不过,大部分银行都已有电子银行客户群体,而很多村镇银行还停留在信用社初创的阶段,只有简单的存贷业务,连银行卡都没有,只有一个存折,对跨区域吸收存款来说几乎只是“背了个名”。  “村镇银行支付手段欠缺,想加入银联公司发行银行卡,必须在营业一年后申请。而监管部门要考量银行的盈利情况、管理能力等,比较难办。”九龙坡区一家村镇银行负责人陈先生说,在公众中认可度低,也造成了村镇银行的吸储难。  挑战  存贷比大考逼近 可能波及流动性  “一家村镇银行要真正实现盈利,贷款规模至少要达到2亿元左右。”刘强告诉记者,这是村镇银行面临的第一个考题。对村镇银行的大考,其实还在后面。  目前,一些村镇银行的存贷比在100%左右。也就是说,除了银行同业存款,村镇银行吸收多少存款就放了多少贷款出去。而按银监会规定,村镇银行成立5年后,将进行存贷比考核,存贷比必须调整为75%,意味着村镇银行必备25%的“准备金”。  “如果届时吸储能力得不到提升,村镇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将大增,进而影响到盈利。”刘强说。  “其实现在有的村镇银行已到了存贷比考核的大限,但重庆地区的情况还比较好,没有出现流动性的问题。”市内另一家外资村镇银行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是有发起行的资金拆借帮助,另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合规经营的村镇银行放宽存贷比的考核。  建议  联手中资行  快速进农村  尽管目前外资村镇银行的日子并不舒坦,但业内认为,未来的前景还是不错。  “这只是下乡路上的成长过程,外资村镇银行无限风光在未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冯兴元看来,外资村镇银行在短期内盈利不太可能,但只要稳健经营,长期来看“钱途”还是不错。  冯兴元认为,外资行联手国内商业银行,不失为快速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捷径,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就是很好的例子。这家中国银行占股90%的合资村镇银行,利用新加坡淡马锡的小微贷技术,迅速在市场上做出了品牌和规模效应。来自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的消息显示,石柱中银富登村镇银行6月19日开门迎客,这是中银富登在重庆的第一家村镇银行,但在全国已是第30家。预计到2013年底,中银富登将在全国设立54家村镇银行,建成全国最大的村镇银行网络,其中绝大部分将位于中西部和东部老区。其中,中银富登将陆续在重庆设立10家以上村镇银行。  冯兴元表示,通过提高网点覆盖率,设计符合农村金融需求的标准产品来节约成本,可实现长期盈利。  设存款保险基金  让居民放心存款  针对吸储难问题,冯兴元建议,外资村镇银行可联手成立村镇银行行业协会,设立存款保险基金,增强信用能力,吸引民众存款,“外资村镇银行规模小,只能靠外资发起行进行信誉的隐性担保,存款保险基金的设立能让老百姓存款更放心”。

  “应该允许村镇银行直接加入大小额支付系统和征信系统,给予更多支农再贷款支持。”中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院研究员常建平认为,政府要为村镇银行创造更为宽松的发展环境,让村镇银行可以开展代销基金、代缴水电费、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从而增加储蓄、提高知名度。(重庆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