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有关渠道获悉,入渝四年的新加坡华侨银行筹划退出个人业务,转而专攻“对公业务”。  据了解,这是首家宣布退出个人业务的外资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华侨银行在重庆的策略调整,或许将拉开外资银行在华经营调整的序幕。  华侨银行不再做个人业务  华侨银行是新加坡成立时间最早的本土银行,在1932年由三大华资银行合并而成,以资产规模来说,华侨银行是东南亚第二大的金融服务集团。  2009年华侨银行正式入驻重庆开设分行,2011年,才涉足个人银行业务。  不过,这家东南亚第二大金融集团目前正面临入渝四年来最大的一次调整—放弃个人业务,以后只做公司和企业。  “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决定,以保证银行业务的持续发展。”华侨银行(中国)有关负责人确认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这次针对个人银行业务所做的业务调整,不会影响到华侨银行在中国和重庆的业务发展。  网点不足是退出主因  什么是个人业务?个人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对个人客户提供的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服务,说简单一点,这意味着以后市民去华侨银行将不能再开户、存款、贷款等,甚至房贷也不能办理。  目前,华侨银行在中国的个人银行业务的门槛是10万元人民币,在华侨银行看来,网点不足是退出个人业务的主要原因。  “个人业务的展开主要依靠银行网点,但我们在重庆只有两个网点,一家负责对公业务,另一家支行负责个人业务。”昨日下午,华侨银行(中国)有关人士在电话里向记者表示,如果要做个人业务,必须新增网点,这也将增加大量的运营成本。  华侨银行人士认为,退出个人业务,并不代表不看好重庆。  “在成立法人银行运作经营的几年中,我们对中国和重庆市场更为熟悉,并探究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了解到了什么更适合做。”该人士说,伴随着这次在重庆地区的业务调整,我们将集中现有的资源加大企业银行的发展。  昨日下午,记者走进了几家外资银行在重庆的营业网点,记者的第一印象最深的就是顾客很少,没有中资商业银行的排队、拥挤。与中资银行火热的个人业务相比,外资银行的营业厅要冷清的多。这也从一方面证明了为何华侨银行选择在重庆“退出个人业务”。  或拉开外资银行调整大幕  记者注意到,除华侨银行外,外资银行调整的序幕正在拉开,而个人业务也成为外资银行首先退出的对象。  今年,由于自身结构调整等多方面原因,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相继关闭在华零售业务。  对于有着强大的“心脏”的外资银行来说,收缩“战线”的目的在于,借此调整在华经营策略,谋求更好的发展契机。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瑜认为,外资银行调整经营策略,正是为了“扬长避短”。  “无论是网点,还是客户群体,外资银行很难在个人业务方面与中资银行相抗衡。”申银万国分析师李瑜认为,相反,越来越多的重庆企业走向国际,海外的金融需求越来越多。  “一旦走出国门,中资行与外资行的境遇完全反转。依托当地成熟网络,外资行更有优势为重庆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跨境金融服务。”李瑜说,外资银行的优势在于金融创新能力、国际经验以及海外网络,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给外资银行带来了新机遇,在其国际网络的支撑下,外资银行可以提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服务,同时为国内投资者提供境外人民币投资机会。

  据悉,目前相关的善后工作已经展开。(重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