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银行创新,还是庞氏骗局? 作为银行“创新业务”问世的银行理财,自2005年步上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近两年更是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中国社科院发布2013年金融蓝皮书中预测,到201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将不低于20万亿。亦有市场人士估计,仅余额都有望达到9万亿。 然而,伴随发行数量和资金规模的急剧膨胀,风险事件也接踵而至。一些机构将问题归咎于“违规销售”等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但事实上,频发的违规事件已经暴露了银行管理的弱化,及理财业务风控能力的欠缺。 于是,对银行理财的定性、利弊,尤其是风险的争议甚嚣尘上。 一方面,在股市低迷、楼市限购、通胀加剧负利率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反映了存款的利率市场化趋势,为广大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相对安全的投资品种,催长了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同时,银行理财还是银行应对货币紧缩政策吸收存款、维持客户、发展中间业务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理财业务又被指涉嫌高息揽存、逃避表内监管等。最大的诟病是,表外的银行理财业务可能异化为银行的“第二信贷部”或“影子银行”,甚至会促发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大都采用“资金池-资产池”模式。某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采用这种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余额和规模上占比达到9成。资产池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却又饱受争议资金投向、管理运营等信息不透明,暗藏流动性风险。 不仅如此,银行理财、券商资管以及信托业近年来的飞速扩张,激发了国内外公众对于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高度关注,银行理财无疑被牵扯在了一起。特别是,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关于“资金池”运作的银行理财产品存在期限错配风险,本质上是“庞氏骗局”的评断,在市场卷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尽管监管当局随后将银行理财从定性上明确与“影子银行”划清界限,但显然监管的态度已变得高度警惕,未来或有更多政策用来督促银行加强理财产品风险的监控。 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余额同比增速下降,收益率也自年初的历史高位逐渐回落。2012年的末尾,正是银行理财从火爆到冷静,继而迈向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 乐观的是,利率市场化的大幕刚刚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的需求仍然旺盛,这将支撑银行理财产品黄金发展期的延续;不利的是,在目前大资管变局下,银行理财市场面临着券商、基金等其他机构的蚕食,面临着各财富管理行业的竞争与融合。 银行理财也亟待一个顶层设计,使其向更高水平、更健康的业态发展壮大。(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