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用作保 金融机构参与一边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一边是金融机构有钱不敢贷……包头市在青山区试行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险模式,用政府信用作杠杆,撬动银行、保险机构参与热情,实现了多方共赢。内蒙古百川钢铁公司是首批受益企业之一。一季度,公司正值生产旺季,但流动资金缺乏影响了生产进度。此时,一笔500万元的贷款到账。公司用这笔钱购买了急需的原材料。“这种贷款方式,企业不需要提供抵押物,而且贷款成本低廉,手续便捷。”总经理贺利强认为这是真正的“雪中送炭”。这一在自治区率先实施的融资模式于2013年8月启动,由政府推荐企业,财政资金作引导,保险公司提供保险担保,银行依据保单给予企业贷款。政府、银行、保险公司三方按10%、27%和63%的比例分摊贷款本息损失风险,由此解决了中小企业因抵押物不足而贷不到款的困扰。试点初期,包头市和青山区财政共出资2000万元形成引导基金,可带动银行信贷资金2亿元。“相对传统贷款模式,履约贷款保险的优势在于把保险公司引入项目中,保险公司承担大部分贷款风险。”青山区金融办主任武志强介绍说。在青山区区长郭文焕看来,这种贷款模式的优势在于政府改变了过去贴息贷款的模式,用市场化的办法,充分发挥了市场主体的作用,实现了多方共赢:银行贷款得到有效保障,保险公司吸引了众多企业投保,而政府则投入较少引导资金,动用政府信用,带动了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向更好方向发展。在青山区,近年来仅包头市装备制造园区就引进实施项目132个,总投资达430多亿元,众多企业需要融资、贷款。同时,青山区金融保险机构占到全市总量的80%以上。“这项改革对银企发展意义重大!”郭文焕说。(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