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央行[微博]向银行发布了《大额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似乎预示央行开始部署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大额存单(CD)试点工作。  CD是商业银行发行的一种具有固定面额、标准期限、可转让的实名登记制大额存款。其最早产生于美国,即1960年代美国花旗银行等为规避《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的Q条款,而设计了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目前CD市场形成了固定利率CD、浮动利率CD、金额固定或不固定CD及可提前支取的CD等产品。  鉴于CD为商业银行发行的可自主定价的主动负债,带有存款和债券双重特征,而被权作为利率市场化药引,如中国决策层设定的利率市场化路径就明确了先外币后本币、先大额后小额的路线。  CD试点是否可看作是中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先行指标?逻辑上是,但实际可能要复杂。当前以定向降准为主的定向宽松,或成为货币政策参数的新常态,其目的不仅是在货币源头上管好水龙头,避免新增货币流入利率不敏感领域,而且决策层希望借此降低中长端利率,缓解实体经济的债务和信用紧缩风险。  不过,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抬高经济金融体系的利率中枢,因此CD和存款利率市场化等虽可缓解金融脱媒和存款流失,但会显著收窄银行系统的净息差,并加剧实体经济在银行系统的敞口风险,因为目前中长端利率上扬,主要源自国内投资边际收益率下降,及资产风险溢价升水,若存款利率上升而贷款利率维持稳定,那么银行的净息差等将难以有效覆盖其所持资产的敞口风险。显然,这些都是决策层不太愿意看到的。  鉴于此,CD的试点不一定会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推动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但将会为银行系统高净值客户提供新金融产品,推动银行系统走出单一被动性负债模式,开启主动负债大门,并进而为银行系统资产从非标向标准化转向提供可行途径。按目前市场利率水平,一年期CD的利率或将在4.5%左右,且随着CD产品在期限结构上的愈发丰富,CD对银行理财产品具有替代性,进而对银行而言,既有助于提高客户黏度,又缓解金融脱媒压力,同时CD的定期化将缓解银行系统在被动负债下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风险,并最终降低银行对理财产品等非标业务的依赖,推动非标资产向标准化资产的转向。  同时,CD的标准化和自由定价等,不仅为银行探寻发行金融债等其他主动负债产品创造条件,而且CD的可交易性提高了CD持有人的资产灵活性,即CD持有人可通过电子银行交易系统等向交易对手转让CD以获取相应收益,从而提高银行负债的久期化,并具有类似于活期存款的即时变现性。此外,CD产品将推动其他金融衍生产品发展,如市场会培育基于CD期限和信用结构的金融对冲工具和信用违约互换产品等。  总之,CD试点将加速推动银行系统负债方式和结构调整,为银行开发更加丰富的主动负债产品提供可能,并极大地盘活金融系统的负债和流动性,使银行流动性管理更加市场化。(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