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业务超高速增长时代暂告段落,进入转型的关键期。净值化,无论从监管要求还是打破刚性兑付的需求来看,都是转型的重点方向。  今年,对于银行来说,推行净值化更多了一个内生动力,就是资本市场。  历史总是相似的。记者回顾银行理财净值化产品发现,第一批净值化理财产品并非出现在近一两年转型期,而是生于上一个“牛市”。  彼时资本市场红火,实体经济低迷,银行主动选择净值化产品,以资本市场为主要投资标的,保证产品的收益。  而在净值化转型的途中,方向和实现的路径仍然在一个求解的过程里。  净值化产品占比继续提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截至上月末接近18万亿。  根据近日出炉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4)》(以下简称《报告》),截至去年末,理财资金余额15.02万亿元,较2013年末增长4.78万亿元。这也意味着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资金增长了约2万多亿。  其中以净值型呈现者日益增加。《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统计,截至2014年末,按照净值化产品(开放式与封闭式净值产品合计)/理财总规模估算,则净值化产品占比约5.74%,合计规模约8600亿元。  但当时净值化转型起步较早的部分股份行和国有大行净值产品在行内规模占比已超过行业占比。如招商银行(18.99, 0.04, 0.21%)在2014年报中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2426.49亿元,占理财产品运作资金余额比重为26.72%,较年初增长395.70%。  据记者了解,2015年至目前,净值化产品/理财业务规模约30%的银行至少有3家。提升净值产品占比,扩大表外理财规模仍是今年理财业务的关键词。  有所不同的是,相比前一两年,今年资本市场为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  交通银行(7.21, 0.02, 0.28%)一季报表示,公司在一季度发行了首款以新股申购为主题的净值型理财产品。  浦发银行(17.66, -0.18, -1.01%)资产管理部将净值型产品列入今年的重点规划。计划在今年二季度陆续推出净值化产品系列,主打投向包括新股基金、定增资产、股权类资产、海外资产等。  有接近招商银行的人士透露,近期招行以资本市场为投向的产品规模合计达到5000亿元。  理财净值化转型内生动力  “银行在今年发的净值化理财投向多为标准化资产,如股票等权益类资产,在资本市场红火的势头下,也让净值化产品在收益率方面超越预期收益产品。银行业希望借力资本市场扩大净值产品的规模。”一位资产管理部人士表示。  这同时就面临一个问题,当“牛市”过去,股票型产品怎么办?  记者发现2006-2007年期间,银行曾经历过一段净值型产品的密集发行期,其中不少是打新股产品。  上述资管部人士回顾,当时银行理财还处于起步阶段,债券市场和非标市场都相对低迷,打新股是中国市场特有的无风险套利,能抬高银行理财收益,帮助发展,这类产品均按照净值化设计。

  据媒体报道,2007年,银行共发行打新股理财产品236款,打新类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收益率达18.5%,最高收益率超过23%,成为当时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