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早前做分期贷款导致的一些不愉快,让黄安没有参与今年才兴起的分期支付手机等新消费项目,原来分期支付笔记本电脑也不做了,黄安说自己“名声被毁”了。不过这些新的分期项目他都清楚,一些背后出钱的人也都认识,操作套路也大同小异,只是那些出钱人“太狠了,这样弄钱早晚出事。”  学校周边游资为贷款来源 怕惹麻烦不直接办业务  最早做校园电脑分期支付的幕后出资人,也即所谓的贷款公司,黄安也有接触。“以前都是学校附近的人做,学校里有人选好型号下单了,再去电脑城买或者配。”据黄安了解,至少在2009年,就有人在校园做分期支付电脑营生,除了定价高一些,即使连续逾期违约,最终也就被多加两期的贷款分期就能了事。  黄安说,早先的分期支付电脑也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推广过,但被校方发觉后渐渐被撵出了校园。“我认识的一个大学推广,就是被辅导员收拾了,直接给了一个记大过处分。学校里没有学生帮忙,别人去推广没人信,再说了就是给个学生证或者学号,也容易被骗啊,拿电脑后找不见人不就亏了。现在就是民办大学和技术学院里还有一些,这又分成各式各样的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出钱的老板就是学校附近的。”黄安的介绍和华商报记者多日调查的情况相吻合,而至于这些分期付款以及贷款的资金来源,则是调查中的盲区,因为仅仅通过电话和网络公司无法准确确认。  “你说那个甘肃的公司(前版文中李照办理分期付款手机的贷方),可能真的在甘肃有公司注册,可是公司的人一定就是学校附近的。我当时接触的那些贷款公司和玩电脑分期的人,就是我们学校附近村子里的人,拆迁后都有钱,也不知道谁想起这个道道,我听他们说最早是广东和山东那边出来的。又不难,做电脑(分期付款)时,拿20万元,放了40多台电脑就把钱赚了。”黄安说,之所以公司的人从来不直接接触办理业务,就是因为不想引起麻烦,“东西是真的,欠款也是真的,不需要见面,电话就说清楚了。至于电话的区号,那也容易啊,买个外地的卡或者用个网络软件也能打出来外地电话的座机号。”我们以前都是用QQ,现在几乎都用微信。  对于最近出现的手机分期付款一事,黄安认为这些公司“是疯了”,这样构设陷阱很容易出事,不过当事的在校学生没仔细看清楚合同也有责任。对于解决方案,黄安认为,这就是一个经济行为,怨不得谁,毕竟有合同。  “不过,要是我就不还了,让他们去找学校找家长,起诉去,看谁敢露面。”黄安说,前一阵子有在校的朋友跟他说这些业务,“代理一部新款苹果手机,有500元提成。我拒绝了,再说弄这样的事肯定会纠缠上代理人的。”  黄安透露说:“学生钱好赚,那些放钱的公司都是跟前的,太远了操作起来太麻烦,你上网查查那些分期消费的公司,都是样子货,有人说一些公司做到全国,那都是自己说的,做个那样的网站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东西怎么能做到全国,那得雇多少人啊。”对于这类公司的目标选择,黄安说主要选民办和职业院校的在校低年级学生,“大三大四的学生要做24期,没还完早毕业了,离校了上哪里找人要钱!”  一套资料可在12家公司各办一部手机  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只要检索分期付款和分期消费,会找到很多针对在校学生和年轻职员的贷款服务项目。除了直接贷款,还有摩托车、手机、电脑、相机等门类繁多的分期贷款,华商报记者曾拨打几个公司的服务电话,接线员大多称服务项目只针对年轻未婚的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学生。  在华商报记者对此类事件连续多日的调查中,曾到李照办理手机分期付款的那个地方暗访。当时,店主推介说,可以提供至少12个贷款公司的联系方式和合同,只要愿意签字并保证能还上款,一套学生证等真实资料可以在这12家公司各办一部分期付款的手机。就在记者调查李照手机分期付款事件时,有该校多位同学提到称一名女同学和校外的男朋友分期付款了10余部新款苹果手机,可还没到第一期还款日,这名女生的男友和手机就再也找不见了。因为是这名女生拿证件办理的,后来她就就在校园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至于事情怎样结束的,大家也都不知道。  调查中,华商报记者发现,只要是在校学生还款期内还在校,就是各类贷款公司的目标客户。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校园里的推广人员,游说的核心就是让在校学生相信自己的诚信有预支付功能。  在相对封闭的大学校园里,对于绝大多数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大学生来说,签署一份合同意味着什么,很多人不能完全判断其中的轻重。更有甚者明知风险却掩耳盗铃继续选择,出事以后跟家长扮无辜。部分在校学生的过盛虚荣心,是导致后患无穷的此类分期付款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部分学校对此类事件的失察,也是令走形的分期付款滋生的必备条件。  在华商报记者联系的多位办理分期付款消费的学生中,当事人态度各不相同,但对于目前的学业却都有明显的影响。不过,其中部分吃过亏的学生,却想着寻找着相似的捷径,甚至是做代理,以弥补自己曾经的失算和损失。(文中人物为化名)华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