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贷”乱象引发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发文不久,华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华塑控股”)宣布进军“校园贷”业务。

  5月23日,华塑控股发布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显示,公司拟以14亿元收购和创未来51%股份。和创未来是一家主要为大学生提供分期购物和小额现金贷款的公司,成立仅仅两年,其净资产为0.57亿元,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估值却高达28亿元。  多位大学生告诉新京报记者,有人利用和创未来的“优分期”产品,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骗贷或诱导消费。  同时,此次交易的14亿元,华塑控股并未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等方式募资,而是选择通过自有资金和借款现金支付。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华塑控股货币资金仅为4420万元。同时,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5.63%。这意味着,若交易完成,公司将面临更大的偿债压力。  华塑控股“逆势”进军“校园贷”  5月23日,华塑控股发布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显示,公司拟以14亿元收购和创未来51%股份。和创未来是一家主要从事校园贷的公司。  此前3月9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大二学生郑旭,在欠下60多万的校园网贷之后,在青岛跳楼。此事引发舆论对校园贷的热议。5月4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一则由教育部办公厅和银监会办公厅联合下发的通知,要求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  校园贷政策恐将收紧,华塑控股为何“逆势”进军“校园贷”?  华塑控股董秘李笛鸣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公司历史包袱很重,需要谋划新的经济增长点,只靠现有的业务肯定是支撑不了。“若只在夕阳行业发展,不谋求朝阳行业,即便是一直重组肯定也不行。我们也不希望在新时代被淘汰,因此互联网方面我们也在探索。”  由于华塑控股积累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李笛鸣认为,从经营方面来讲,管理层一直比较被动,“我们现在希望更能主动做一些事情”。  本次华塑控股交易的标的公司和创未来,平台注册用户超过100万人,单月订单交易额近1.8亿元。  工商资料显示,和创未来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册资本100万元,创始人李辉、房平均为“80后”。两个月后,和创未来“优分期”产品上线,公司创始人之一房平曾在接受和讯网采访时称,上线不久优分期便拿到了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我们跟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谈了5分钟,他就决定投资了,第二天100万美元就到了我们账上。”  据报道,徐小平的100万美元投资获得了不到10%的股份。此后的11月,优分期完成1亿元A轮融资。2015年5月,优分期估值近30亿元。但在此次收购报告书中,并未出现徐小平与真格基金的名字。  华塑控股主业已连亏14年  华塑控股此前主要从事塑料建材及园林绿化业务,自2002年开始,一直未能摆脱主营业务不振的尴尬现实。  在主营业务持续低迷的同时,华塑控股“四易其主”。公司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南充羽绒制品厂(简称“南羽厂”)。1990年,南羽厂进行股份制改革,发起组建四川天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天歌集团”),并于1993年上市。  此后天歌集团控股权3次易手,但新的大股东均未能扭转主业的颓势。其中2004年,天歌科技公司名变更为“同人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此后公司名又变更为“华塑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证券名变为“华塑控股”。2013年,华塑控股面临暂停上市风险。  随后公司推出“重组式股改”方案,拟引入第三方麦田园林完成保壳的使命。麦田园林背后的“金主”李宏是叱咤市场的万通系创始元老之一,曾组建并出任万通第一任董事长,此后还曾执掌搜房网、东方园林等。  2013年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当时麦田园林的控股方麦田投资成功接盘华塑控股,麦田投资实控人李中成为华塑控股实际控制人,而李宏担任公司总经理。  注入麦田园林资产后,公司“有望在短期内实现超常规增长”的诺言未能实现。截至2016年一季度末,华塑控股实现营收1970万元,同比下滑43.92%,扣非净利仍亏损,为-872万元。  新京报记者翻阅华塑控股历年年报发现,其在2001年实现扣非净利0.26亿元之后,2002年这一数据便陡转直下至-1.16亿元。在此后的14年中,华塑控股扣非净利均为负值。  “公司下游应用市场均为房地产行业。”华塑控股表示,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同时“建材行业壁垒较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空间逐步被压缩。”  由此看来,华塑控股收购和创未来51%的股份,是想通过校园贷业务彻底摆脱亏损。  承诺未来三年盈利6.2亿“压力大”  截至目前,和创未来估值达到28亿元。与之对应的净资产却只有0.57亿元,溢价近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