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政府网消息,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加强政策储备,做好跨周期调节。这是继5月26日重点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和发展后,国常会又一次聚焦中小微企业纾困。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在“六保”中,尤其应该强调保就业。中小微企业是保障民生就业的重要支柱。国务院出台帮扶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提高其存活率。各级政府也应及时响应,既需要短期、临时的政策,也需要长期的产业政策,为企业创造机会,例如在高精尖产业中,给小型企业留出位置,发挥小企业的协同作用。


国常会再次聚焦中小微企业


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会议指出,稳增长、保就业,重在保市场主体特别是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针对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疫情灾情影响等问题,在用好已出台惠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采取措施稳住市场主体、稳住就业,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量大面广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国务院数据统计,截至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总数超过4400万户。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连续第5个月下降,但继续保持在扩张区间。其中,中型企业PMI为51.2%,比上月上升1.2个百分点,高于“荣枯线”,表明中型企业运行态势相对稳定;小型企业PMI为48.2%,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低于“荣枯线”,表明小型企业景气水平持续偏低,生产经营压力较大。同时,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7.5%,持续高于“荣枯线”。统计局调查中,部分企业反映随着疫情汛情影响逐步消退,生产经营将很快恢复常态,企业对未来发展预期仍保持乐观。


对此,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经济形势是所有规模企业共同面对的。中小微企业的抵抗力弱,反应也比较大。当经济下行压力、暴雨等自然灾害、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叠加在一块,最脆弱的中小微企业是可能受伤最严重的。但同时,中小微企业也容易掉头,因小而灵活。


苏剑还解释,当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大型企业可能容易消化,但中小微企业一般在下游,因此很难向终端市场转嫁成本压力。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当前在“六保”中,尤其应该强调保就业。中小微企业是保障民生就业的重要支柱。国务院出台帮扶政策,减轻中小微企业负担,有利于提高其存活率。各级政府也应及时响应,既需要短期、临时的政策,也需要长期的产业政策,为企业创造机会,例如在高精尖产业中,给小型企业留出位置,发挥小企业的协同作用。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再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


本次国常会提出,加大帮扶政策力度。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完善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贷款贴息及奖补政策。推动银行更多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建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支持担保机构为缺乏抵押物和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提供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开展票据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人民银行提供再贴现支持,缓解中小微企业占款压力。


支小再贷款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都是央行发放给城商行、农商行等地方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以优惠利率,用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今年6月末,全国支小再贷款余额为8882亿元。


去年6月,央行等部门推出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今年1月,这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延期至今年底。央行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我国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4万亿元,同比增长31%;上半年增加2.65万亿元,同比多增6734亿元。今年4月,银保监会再发通知,五大行要实现普惠小微贷款年增30%以上,确保贷款全部投向小微企业。


对此,白明认为,眼下,我们手里的子弹多一些,能救助的企业就能多一些、幅度就大一些。原来,可能10个企业里只能救3个,现在就可能可以救七八个,这样选择余地就大了。


做好跨周期调节


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


会议要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增强发展信心。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严禁乱收费、乱摊派。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鼓励地方有针对性出台帮扶措施,减轻中小微企业成本上升压力。


会议还提到,要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用带动扩大有效投资。根据国际环境变化和发展实体经济需要,加强政策储备,研究和适时出台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提高应对困难挑战的能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就业稳定。


目前,财政部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明确,统筹做好今明两年财政政策衔接,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该《报告》还提出,将加快下半年预算支出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适度提速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指导地方加强项目储备,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今年7月15日召开的国常会透露,截至7月中旬,今年全国人大批准的3.75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已发行2.24万亿元、支出1.9万亿元,全部用于补短板重大建设,对应对疫情影响、扩大有效投资、稳住经济基本盘发挥了积极作用。


“跨周期调节”近来频频在中央经济政策部署中出现。继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再强调“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后,8月16日的国常会要求“针对经济运行新情况加强跨周期调节”。


苏剑表示,“跨周期调节”这个词本身反映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现在采取的扩张性政策,需要适时过渡到上升阶段的政策。在时点判断和统筹调整上,跨周期调节对宏观经济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红星新闻记者 张炎良 特约记者 胡伊文 北京报道


编辑 官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