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为发挥金融稳企业保就业作用,央行上海总部政策激励和金融创新两手抓,取得了积极成效。11月19日,在以“金融支持保市场主体”为主题的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上,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兼上海分行行长金鹏辉详细介绍了上海的有关情况。


数据显示,9月末上海普惠小微贷款余额4874.5亿元,较年初增加1193. 5亿元。9月,上海企业贷款利率为4. 29%,同比下降62个基点。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4. 58%,同比下降54个基点。1-9月,上海辖内金融机构新发放首次贷款户数接近6.5万户。其中,普惠小微首贷户6.3万户,占新增首贷户总数的97. 1%。


具有“上海特色”的金融配套政策工具箱


为推进金融保市场主体各项任务的落实,央行上海总部会同上海银保监局、市财政局等6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 “上海金融18条”),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金融配套政策工具箱。


据金鹏辉介绍,上海金融18条具体举措包括:为名单内企业设立首期120亿元纾困专项贷款,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应保尽保;推动落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原则上不低于5倍,全年新增担保规模300亿元;加大小微信贷奖补力度,将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企业的贷款不良率补偿下限由1. 5%下调至1. 2%等。


与此同时,央行上海总部专门开发了重点支持企业名录库管理系统,实现了“三方对接、 多轮推送、一体化监测反馈”的功能。截至11月15日,已向辖内金融机构推送1491家重点支持企业名单,银行已授信655家、已放款571家,累计放款415.6亿元;正处于对接中的企业271家。


此外,结合上海经济发展特点,央行上海总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重点支持企业标准。重点针对文化旅游、外资外贸、住宿餐饮,科技创新、交通运输等受疫情影响严重领域的行业企业,举办“温暖浦江”系列大型线下政银企对接会,推动加大小微企业线上平台对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5月份以来,全市金融机构走访对接企业超1.6万家,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对接普惠小微客户超10万户。


金鹏辉表示,“这一系列措施,积极有效地引导了各家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推动优化地方国有金融企业考核评价制度。”


具体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普惠小微贷款保持大幅度增长;首贷户显著增加。中长期制造业贷款增速超30%;企业贷款利率平均下降50—60个基点融资成本大幅度下降。此外,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加大。两项直达工具覆盖面显著扩大。


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


值得一提的是,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中,央行上海总部会同有关部门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充分利用上海金融要素集聚的优势,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鼓励商业银行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完善风险定价和管控模型,挖掘整合银行内外部信用信息,提高信贷投放能力。目前,上海已经全面启动金融科技监管试点工作,首批公示的8个项目主要围绕降低企业抵押担保要求、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开展创新。


二是加大外贸领域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深化“信保+担保+银行”融资模式,将保单融资覆盖范围从年出口500万美元(含)以下的企业扩大到3000万美元(含)以下;支持地方法人银行利用央行再贷款资金开展信保融资业务,用于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项下“保易融”业务。1至10月,累计支持本市577家企业获得信用保险保单融资95.1亿元,受惠企业数同比增长206%。


三是积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应用,做好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疫情以来促成企业应收账款融资1404笔,融资金额361.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06%和22.08%。通过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落地全国首批供应链票据贴现业务,推动提升中小微企业商业汇票融资效率。


四是扩大直接融资产品创新运用。10月,落地全国首单长三角科创企业集合票据,开创了利用债券市场融资支持民营科创企业的“四个第一”:全国第一只券市场 “长三角一体化” 的创新金融产品;全国第一只创新交易型增信与风险管理联动机制的债券;全国第一只将科技创新型、民营、上市公司以集合方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短期融资券;全国第一只围绕IT行业供应链的企业集合短期融资券。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