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重庆市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重庆银监局、市金融办以及实体经济主管部门对《若干措施》出台背景、具体内容及配套措施等进行集中解读。
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将推进联合授信试点。对于没有出现风险,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由参与银行共同确定企业合理的授信额度。对于有稳贷需求的企业,通过组建债委会,形成合力,为企业转型提供融资支持。
扩大信贷投放
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630亿元,同比多增730亿元。其中新增贷款2162亿元,同比多增345亿元。同时,重庆银行业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投放力度加大,制造业贷款上半年新增189亿元,科技型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35%、12.5%。但同时,全市信贷投放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实体企业对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有反映,企业对金融服务的满意度还有待提高。
市金融办副主任吴恒介绍,《若干措施》聚焦“高质量、供给侧、智能化”重点工作方向,加强供需两侧对接,抓好政府、银行、企业三端发力,通过政策引导、统筹协调、机制促进、监管督实,提高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意愿,指导企业提升融资能力,缓解融资难融资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加大银行信贷供给
解决银行服务不够到位问题
据介绍,《若干措施》分为3个部分,共有20项具体举措。
第一部分:多措并举加大银行信贷供给,着力解决银行服务还不够到位的问题。包括:有保有控实施差异化信贷,靶向精准实施分类投放,联合授信实施一致行动,合理配置贷款期限,集汇资源加大信贷投入,创新物流金融模式,支持贸易全流程融资,提升金融科技运行效能。
其中在联合授信实施一致行动方面,《若干措施》提出:对于没有出现风险、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稳妥推进联合授信试点,由参与银行共同确定企业合理的授信额度。对于有稳定信贷需求的企业,通过组建债委会,统一步调,一致行动,形成合力。截至目前为止,我市总共组建了219家债权人委员会,涉及银行债权约1.6万亿。有相当数量的企业,通过债委会实现了稳定预期、稳定信贷、稳定支持的良好效果。
在合理配置贷款期限方面,记者注意到,《若干措施》针对企业短贷长用、期限错配是导致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实际情况,明确要求:银企双方要充分协商,结合经营周期、投入产出回收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提高生产经营中资金的匹配性、稳定性。对小微企业,要用好无还本续贷、循环贷款、分期还本、年审制贷款等方式;对大中型企业出现暂时困难的,要通过调整贷款期限、还款方式等贷款重组措施,缓解债务压力。
第二部分:多管齐下提升企业融资能力,共有四项举措。具体包括:优化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应对外部风险能力。
各部门通力合作
完善针对性配套措施
第三部分:多方施策落实配套保障。该部分核心是通过市级各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完善针对性的配套措施,支持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副主任王江渝介绍,截至7月末,全市小微企业法人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环比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法人贷款同比增长21.6%,环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下一步,将通过加大再贷款、再贴现的力度,扩大再贷款的合格抵押品范围,加强再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鼓励扩大普惠口径的小微企业贷款投放。”王江渝说。
重庆银监局方面,将进一步清理银行不合理收费,加强监管考核,整改不合理收贷行为,提高监管容忍度,确保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得到更多的信贷资金支持。
财税部门将用好财税杠杆,加大对实体企业融资的贷款贴息、费用补贴、担保增信、风险补偿等支持力度,增加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资金额度,提高转贷效率和覆盖面,扩大外经贸优惠贷款贴息范围,建立统一的政策性贷款财政风险补偿机制。
市经济信息委、市商务委等实体经济主管部门将在“双百企业”和银企对接“白名单”企业基础上,再增加100家优质企业,建立重点监测企业名单,强化名单制管理,为靶向稳定信贷支持提供依据。
市发展改革委将牵头加强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与应用水平,建立健全严重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和企业信用评价应用机制,加强企业诚信建设。
此外,市级有关部门将联合建立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每季度组织1次对接会议,在银企供需深入对接的基础上,加大政府的配套支持,促进信贷投放和保障。
上游新闻·重庆商报记者 郭欣欣